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2022-04-28 16: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欢迎阅读!
晏殊,清平乐,小字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

1.红笺:印有红线格的绢纸。多指情书。 2.鸿雁:大雁。

3.帘钩:挂窗帘的铜钩,此代指窗户。

4.人面:用“人面桃花”典故。唐孟案《本事诗·情感》载,诗人崔护在清明,崔护复至其处,门肩无人5.崔护怅然题诗于左扉。

[评析]

这首词写对远行的情人的思恋之情,是晏殊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词的上片重在抒情。开头两句是修书寄远,尺素托情。“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色信笺。三、四句笔锋一转,道出主旨,按古代传说,雁足鱼腹,可以传递书信。词的下片是写景抒情。换头两句,写倚楼远望,苍山阻隔,不见伊人的踪影。这里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是表达相思相望之情。末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点明相思之意。写出人面渺远,已随绿波东逝的空虚和怅惘。“绿波”意象还隐隐表达了词人相思离恨深长绵远,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以景结情的“绿波”意象安闲平淡,给人以悠远绵邈的回味。同时又以流水的悠悠比喻作者的思情和愁绪的悠悠。全词隽永含蓄,情思绵邈,正是晏殊婉约词的风格。

相关资料: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


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2、宋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柳永善于化旧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了。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周邦彦以高度形式格律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他的词精于词法,在词的写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开了长调咏物的风气。周邦彦精于音律,在词律方面起了规范作用,使词的语言风格趋向典雅、含蓄,受到文坛词人的推崇。 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哀时,描写亡国的惨变,抒发内心的黍离之悲。他们精通音律,偏重词的格律,讲求句法、字面,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化,也束缚了词的内容。

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方面,达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的地位。

3、流派

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约是词的正宗。 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 苏轼、辛弃疾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d2936b7e21af45b307a8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