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的典故

2023-11-29 14:3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扬长避短的典故》,欢迎阅读!
扬长避短,典故

扬长避短的典故

扬长避短的意思是发扬长处;避开短处。大家对扬长避短的典故的了解有多少?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扬长避短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扬长避短的典故

秦孝公二十四年(338),纵横家苏秦游说秦惠文王失败后,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脚上穿着破草鞋,肩上挑着担子,十分狼狈地徒步回到自己的故乡洛阳。他不顾兄嫂和妻子的嘲笑,关起门来勤奋读书,困倦时便以锥刺股。一年之后,学业有成,苏秦又开始了他的游说活动。

此次出行,苏秦的目的是要使燕、赵、韩、魏、楚、齐六国缔结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合纵抗秦”之策。苏秦首先北上说服了燕文候,燕文候十分高兴地对苏秦说:“我的国家是个小国,力量薄弱,西边受到强秦的威胁,南边又靠近齐国和赵国,齐、赵两国都是强国,现在你以合纵抗秦之策来开导我,让燕国参加合纵以安定燕国,我愿意率领全国百姓听从你的安排。”

燕文侯死后,燕易王即位,齐国趁燕国办丧事之机向燕国发动进攻,夺取了燕国的十个城池。苏秦得知此事,便为了燕国去游说齐威王,齐威王以上宾的礼节接见了苏秦。苏秦首先向齐王跪拜两次,祝贺齐国夺取了燕国的十座城地,紧接着又仰面朝天,为齐国吊丧。齐王非常震惊,按戈倒退了几步对苏秦说:“你这个人先是庆贺,后又吊丧,究竟是何居心?”

苏秦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人们在饥饿的时候,所以不吃毒药附子,是因为它虽然暂时可以吃饱肚子,终究还会死去,这同饥饿而死,同样都是令人痛苦的。现在燕国虽然弱小,却是强秦的女婿,燕易王的妻子正是秦惠文王的女儿,大王贪图燕国的十座城池,却和强秦结下了深仇。您的这些做法,是想促使燕国成为进攻齐国的先锋,使强秦作为燕国的后盾,把天下最精锐的秦兵招来进攻齐国,这恰恰如同是吃了毒药附子一样。”

齐王听了,非常恐惧,问苏秦说:“如此说来,那该怎么办呢?”苏


秦回答说:“圣人处理事情,就是要‘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大王如能听取我的建议,不如归还燕国的十座城池,谦恭地向秦国谢罪,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秦国的缘故才归还燕国的十座城池,一定会感激大王;燕国不费吹灰之力而收回了十座城池,也一定会感激大王,这就是摈弃深仇而建立厚谊的办法。如果秦国和燕国都侍奉齐国,大王发出的号令,天下诸侯各国谁敢不服从?这种做法,就是使您以空洞的言词去顺从秦国,并以退还燕国十座城池换取了号令天下的成果,这也正是称霸天下的事业,转祸为福、转败为功的事业,大王您为什么不赶快去做呢?”

齐王听了,高兴万分,马上将燕国的十座城池奉还,并赠送黄金一千斤给燕国的王后,向燕国表示歉意。苏秦离开时,齐王一路上不断叩头,表示愿意与燕国结为兄弟之国,并且向秦国表示谢罪。

当苏秦离燕使齐时,有些大臣因嫉妒苏秦,便在燕易王面前说苏秦的坏话,挑拨苏秦与燕王的关系。他们对燕王说:“苏秦是天下最不可相信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国君主的身份甘居于区区苏秦之下,在朝廷上尊崇他,这是在向天下显示燕国的君臣与小人为伍。”

燕易王听信了谗言,当苏秦从齐国回来后,燕王不但不表彰苏秦收回燕国的十座城池,使齐国向燕国请求修好之功,反而疏远苏秦,不再任用苏秦为官。

苏秦见自己对燕国的忠信举动得不到燕王的赏识,反而遭到燕王的冷落,知道是有人在燕王面前中伤于他,便面见燕王说:“我原是东周洛阳的一个鄙陋之人,当初步行数千里来拜见大王的时候没有一点儿功劳,大王却亲自到郊外来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当官做事。如今,我作为大王的使者,从齐国索回燕国的十座城池,使处境危险的燕国获得了安定,而大王却不相信我。这一定是有人在大王面前中伤我,我的忠信之举却深深得罪了大王身边的人。可见,讲忠信是有罪过的。”

燕王说:“讲忠信又有什么罪过呢?”苏秦回答说:“大王有所不知,臣请求得到允许向大王报告一件因忠信而获罪的事。我的邻居有一个人到远方去做官,他的妻子难忍寂寞,便与别人私通。当得知丈夫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04a2c6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