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论文

2023-05-07 22: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物理论文》,欢迎阅读!
物理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改革

秦安县第五中学 艾红梅

关键词: 初中 物理课堂教学 改革

初中生学习物理主要在课堂上,我们经常提倡向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要效益,但要组织一节真正有效益的课堂不是一件易事, 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转到学生的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人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注重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二级的学生开始上物理课,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注重展示物理趣味,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现象的习惯;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三、注重培养师生情感,进一步调动学习物理的自觉性;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五、注重强化训练,以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初三的


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关初物理课堂的改革是我们每一位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者永远探索的主题,因为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一群学生,而学生的各种因素不是一尘不变的,因此我只有在进一步的探索中不断改革中物理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106eb97f1922791688e8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