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魅力恒远的《朝花夕拾》

2022-04-17 02:2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常读常新——魅力恒远的《朝花夕拾》》,欢迎阅读!
恒远,朝花夕拾,魅力,常读,常新—



常读常新——魅力恒远的《朝花夕拾》

经典文学影响了很多人的一生。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源于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类的核心价值。许多的经典文学所承载的核心价值不仅具有永恒性,而且能深深吸引读者,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令人久久地回味。它更大的魅力还在于它永远的常读常新。文章试以本人不同时期解读《朝花夕拾》的不同感悟,谈谈经典文学常读常新的魅力。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他的小说深刻而浑厚,他所描写的文学典型具有深广复杂的内涵,既把握当时的时代潮流,又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他的杂文不仅如匕首、投枪般犀利、泼辣,还有战斗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他的散文诗《野草》以深邃的思想哲理和成熟优美的语言艺术放射异彩,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从读文解情这个角度上看,《朝花夕拾》也许更胜一筹。



《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写于19262月至192611月,共10篇。原题为《旧事重提》,鲁迅先生说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而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有一句话:一个人做到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第一次读这样的文字也没觉得怎样深刻,但随着阅读次数增加以及年龄的增长,我却有着更深的感受。我感觉到鲁迅把《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实在是英明之举,因为在不断的阅读中我感到了这个题目的无穷魅力,给这个集子平添了几许秀色和浪漫,让我们得以窥见他冷峻、坚强的外衣下的柔软和温暖。所以在小引中的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复,正是基于以上的因素,我们便可以在《朝花夕拾》中找寻那些快乐、温暖的记忆,寻找出无限的留恋来,找寻鲁迅先生的另一面来。鲁迅先生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越来越丰富了。



10篇文章中,我最初接触到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文章中的鲁迅应是年龄较小,应该还没有从小康之家堕入困顿,生活是比较愉快的,小时候读这些文章是总能感到鲁迅先生在写到百草园、三味书屋、阿长、《山海经》时,脸上一定是带着微笑的。这两篇文章被选入中学课本作为教材的,大家对它们也非常熟悉,也许还能随口背诵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还有那美女蛇、雪地捕鸟。这些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和记忆中。尤其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情景,那些小小的动作多么细致传神,我们也常有心领神会和似曾相识!而当时的老师及教科书书中却大煞风景地说这是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当初我却感觉不到。但也说不出所以然来。隔了一些年,我以一个中年人的心理再读这些文章时,我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觉得小时候的感觉是正确而且合理的。我领悟到了一个真理,一个人到了中年,童年的一切都会如诗如歌、弥足珍贵的,在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后,记忆会过滤掉砂砾,流下来的应是闪闪的金子。阅读这些文章,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到的便更是温馨,那些文中童年的美好如同幽兰摇曳在阅读的愉悦中,沁人心脾。






再说说那位阿长——那位朴质、愚昧、烦琐的长妈妈。文章里写道,阿长 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功,她为鲁迅买来了朝思暮想的绘画的《山海经》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在年幼的鲁迅心中是多么大的感动啊!所以他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在事隔三十多年后的记忆中是如此之鲜明。当初读的时候,很难理解鲁迅的这种独特感受,感到有点夸张。当一些年后重读时,我感受到了鲁迅的真情。当时的鲁迅已经阅尽人世的沧桑和悲凉,倾轧和背叛甚至手足的反目,此时阿长曾经给予他的关爱更显得如此深厚吧。所以鲁迅先生对他所得到的温暖和爱是多么的珍惜,文末的饱含深情的赞颂,足见鲁迅先生的留恋、感动,还有心底对这份真情的渴盼吧。如果没有这种再次的阅读,这个误解也许永远也解不开了。



让我感受较深的还有《五猖会》和《父亲的病》这两篇文章,如今再读,总感到不一样的体会,也许是我的一厢情愿,我现在总会读出一个孝顺的儿子一颗悲哀而深情的心来。也许会有人说《五猖会》中父亲要我在准备去看五猖会时候背书,有些过分,所以鲁迅对此耿耿于怀,我们也就认为这是他对封建家长制的抨击。而我却觉得这里有对父亲的理解和思念!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性高如天,命薄如纸,性格有些粗暴和阴郁,死时才35岁。但父亲的性格为何如此,他的命运,他的内心悲哀,当时的鲁迅是不能理解的,但对已45岁的鲁迅先生来说,此时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哪里还有什么怨尤呢?他写作此文时的真正心情我们无从所知,但对于一个中年人,对于一直对母亲对家庭有着深深责任感的鲁迅来说,他会忍心去责备他的早逝的父亲吗?所以他在文未所说的一句话,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也许隐约可见他的真实心意吧。而在《父亲的病》一文中,我们不用只看到鲁迅对那两个名医兼庸医的痛恨,也应该看到他对父亲的爱、无奈与愧疚。庸医要卖两元一盒的丹药时,这个医生又说找人来看有什么冤衍’时,文中都用了我父亲沉思了一会儿,摇摇头。可见父亲的清醒明白,这也是鲁迅对父亲的一种赞叹。在父亲临死时的描写,对他那电光一闪的想法,以前我也不大赞同,可结尾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写这样的文字,我现在感到鲁迅先生大约是撕裂了心上已愈的伤痕的。这种理解,果没有人生阅历的增加,是很难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的时候,不要越过学生的年龄及阅历,否则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读《朝花夕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段,阅读的感悟各不相同。所以也深深感悟这样的经典文学因其深邃的思想和高贵的语言,应该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如同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泉,滋润日渐干涸的阅读敏感,荡涤浮躁,重新领略读书的快乐。它对于指导学生的阅读以及教师怎样针对具体的学生来解读文本,这种启示是重要的。



如今的中国正逐渐进入学习时代,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文学的魅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文字背后,份贤者珍爱的意境,那缕自古传下的不逝的心动。常读常新,对经典文学来说,也许是永恒的真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4c92a0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