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别薛华》及赏析

2022-08-02 21:1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勃《别薛华》及赏析》,欢迎阅读!
王勃,赏析,薛华》



王勃《别薛华》及赏析

唐代: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许多困难的路,匆忙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孤独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消失的人。 解释

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切的朋友。 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困难。

遑遑(huáng:惊慌担心貌;匆忙貌。问津:问路。津:渡口。 千里道:极言道路长远,非指实里数。

凄断:哀思欲绝。百年:极言时间之长;亦指人的一生。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漂泊:随水漂流或停靠。比方行止无定




所。

生涯:人生的极限。

去与住:即去者与住者,指要走的薛华与留下的自己。 梦中人:睡梦中的人,意即梦中相见,或前途未卜。 赏析

首联即切题。“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困难的路。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是多么的惶惶担心。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凄送挚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非常真实。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也是远行人薛华心情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

颔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紧承上联“穷路”“问津”而深入一层述说: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这二句是发自肺腑之语。诗人联系自己仕途的坎坷,结合自身的理想有感而发。所以,诗意就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在向远行人指出可能会患病的厄运,其实也是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上所亲身感受到的切肤之痛。

写到这儿,觉得意犹未尽,还缺乏以倾诉心声,更不忍与知音就此分手,于是又说:“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这一方面是怜悯与劝慰对方,一方面也是用以*,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但是,离别却又是不行避开的。这样,顺理成章地逼出了尾联“无论




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两句: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消失,杜甫《梦李白》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便是这个意思。而这篇在诀别之时,断言彼此都将相互入梦,即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也告知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相思之切。“俱是梦中人”的“俱”字,好像双方对等,而由这方面写出,便占得了双倍的重量。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五言律诗多借助景物的描绘或衬托气氛,或抒发感情,而是以叙事直抒胸臆。美丽洗练的语言,制造出了生动的形象、鲜亮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思。“兴象婉然,气骨苍然”,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征。诗人采纳了“古诗”的传统手法,适当地使用叠字,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5b1b94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