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

2023-02-15 11:0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欢迎阅读!
现代汉语,语音,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包含: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语音方面特点包括: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词汇方面的特点: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语法方面的特点:汉语缺乏形态,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等。

()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稍微特殊的是零声母音节,不以声韵相拼的方法发音,总的来说,表现出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的音节特点,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现代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在一个音节内,无论开头或是结尾,都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因此,汉语音节声在前,韵在后,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及结尾出现,音节界限分明,结构形式比较整齐,有别于英、俄等语言的两个乃至多个辅音相连。

(2)元音占优。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存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从汉语音节女团的情况看看,汉语音节中可以没辅音,但无法没元音。一个音节可以只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为丛藓科扭口藓元音形成,同时,由为丛藓科扭口藓元音形成的音节也比较多,从辅音和元音的形成比例看看,元音占优,因元音就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小,韵多而声太少,听到出来嘹亮动听。

(3)有声调。普通话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是汉语音节不可缺少的成分。从功能上来讲,声调的主要作用在于辨别意义,声韵相同而声调不同的音节,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如“花、划、化”,声调还可以使音节和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如“jie” 是一个音节,而“ji’e”是二个音节。从音响效果上来讲,声调不同调值不同,使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起伏,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于是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汉语的双声、叠韵、叠音等借助语音形式而催生的表达方式,就充分反映了汉语语音所含有的音节整齐、韵律人与自然、韵文曲折独有美感。 ()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由于汉语的单音语素多,单音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相对而言,汉语语素中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较少,其多数来源于古代双声词、叠韵词和外来词、拟声词。所以由单音语素构成的单音词和双音词也较多,词形较短。同时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上都是语义的承担者。这些单音节可以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可以合起来构成合成词。如“学、人、地、天、羊、火”等。 (2)广为运用词根无机法形成新词。


现代汉语构词方法非常灵活多样,语素的数量也很多,词源雄厚,所以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复合构词法可以是“词根+词根”,如“国家、人民、军队、雪白、月亮”等,也可以是“词根+词缀(词头)”,如”石头、胖子、画儿“等,还可以是“词缀(词头)+词根”,如“第二、阿姨、老虎”等,还可以是“词缀(词头)+词根+词缀(词头)”,如“老婆子、老张头”等。由于汉语中有意义的单音节语素差不多都能充当词根语素,词缀语素少而且造词能力较弱,因此,汉语中运用复合法“词根+词根”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即组合式合成词的情况最多。 (3)双音节词占优。

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过去的单音节词有的被双音节代替,如“父----父亲”、“生----学生” 、“月----月亮”、“木----木头”、“目----睛”。古代汉语里用一个单音节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可以采用双音化的办法造成一组词,就是说,有的单音节词被分解成多个同义双音节词,如“悦----高兴、喜悦”,“谋----谋求、谋划、谋取”,“护----爱护、保护、拥护、庇护、辩护、防护、监护、救护、看护、偏护、守护、袒护、维护、卫护、掩护、养护”。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如“科学技术----科技”,“四个现代化----四化”。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的,如“下岗”“内退”。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三音节词也有所发展如“多面手、自动化、自发性、破天荒、无产者”等,但双音节词仍然是多数。 ()语法方面

同印欧语相比,汉语呈现出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不同特点: (1)汉语缺少形态,语序和虚词就是抒发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形态变化,指表示语法范畴的形式的变化。如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些性、数、格、时、人称等变化。英语的人称代词、动词做主语时和做宾语时词形不同,如:“she loves me”和“i love her”,同是一个代词“她”(或“我”)词形不同,同是一个动词“爱”,主语是第三人称时要加“s”,主语是第一人称时则不加。而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作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现代汉语的“们、着、了”等助词,在非常大程度上对数词尾,但它们不是严苛意义的则表示形态变化的语法成分。比方“们”,“代表们”固然则表示多数,但不必“们”的“代表”也可以则表示多数。尽管现代汉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合,例如“探讨探讨、漂漂亮亮“,这无法说道不是词形变化,但并不具备普遍性。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不像是印欧语那样句子和短语存有相同的结构。例如英语的句子中谓语部分建议存有一个由限量式动词(niteverb)补授的主要动词(mainverb),短语中不容许非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802c77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