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

2023-04-27 14:00: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欢迎阅读!
算法,中药,重量,单位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

中医临床及研究部门都会遇到中药重量单位换算问题,现代的重量单位换算很简单,即: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1钱=5克、1克=10分克、1分克=10厘克、1厘克=10毫克…… 是,古代的量制单位不但与现代的不同,而且各个时期也不相同,这样就给后来的研究、临床应用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而初学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常常就重量换算问题产生疑惑;一些资料以讹传讹,更是曲解国粹、误人子弟,甚至性命。鉴此,将关于重量换算的资料加以整理,仅供参考。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 “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單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这首歌在我童年时爷爷就教我背熟了)。

记得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


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1959625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19791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

“钱”换算为“克”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1),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

在古代的中药处方中最常看到的是钱,现代要将“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从19791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但是现在的一些中药方(尤其是传统中药方)以及一些食谱的计量单位还习惯沿用'两、钱、分’。

中医使用的钱是十六两制,一钱为3.125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制,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82d8e2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