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大学》读后感

2022-04-01 13:1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曾子《大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曾子,读后感,大学

2021《大学》读后感 | 稷下智库



2021《大学》读后感

稷下智库



《大学》重点阐释了如何对内生发本性、修养品德,获得教化家庭、治理国家的能力;对外治理家庭,维护国家直至天下的礼法关系,走向礼治社会。其中,提高个人修养、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具有一致性。

按照朱熹的观点,《大学》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与八条目是《大学》的核心所在,这其中的思想内涵与“内圣外王”的思想相吻合。内圣是外王的前提。统治者需要发扬彰显至善而高尚的本性,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而后努力使家庭得到教化,维护家庭中的宗族关系。在这基础上,统治者从治理家庭的宗族关系中习得治理国家的能力,从而更好的维护国家的宗法关系,以礼治国,最后使得天下均在合理有序的礼法统治下。可以说统治者先需修身明德,继而推之于他人,使他人也能像自己一样发出良好的德性,那么便可实现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一种“至善”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85f8ab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