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2022-04-20 10: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鹳雀楼,大班,古诗,教案,设计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 设计意图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这节课重在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记忆古文不在枯燥。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2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记忆古诗,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3体验四二拍和四三拍不同的节奏感。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记忆古诗,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活动难点

体验四二拍和四三拍不同的节奏感。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

1


活动过程 1看图理解诗意

引导幼儿看书指字朗读古诗。要求幼儿要点一个字读一个字。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看图理解古诗的意思。(太阳在西方慢慢地落山了,黄河奔流向东方,直入大海。如果要想看得很远很远,那就要站得更高,再上一层楼。)

2动作记忆古诗。

先由教师给出指定的动作读古诗。 拍手读古诗。

拍头,拍肩,拍腿读古诗。

3用四二拍和四三拍不同的节奏读古诗。

由教师教给幼儿不同的节奏读古诗。帮助幼儿感受四二拍和四三拍的不同。

4引导幼儿创造动作读古诗。 启发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读古诗。 5检查幼儿学习情况。

幼儿和老师围成一圈。由老师开始,接诗句。了解幼儿的'熟悉程度,并给幼儿适当的鼓励。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张贴《登鹳雀楼》古诗挂图,鼓励幼儿进行兴趣识字和指字朗读。

2


附: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969bc4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