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考级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意义-2019年文档

2022-04-17 12:1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舞考级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意义-2019年文档》,欢迎阅读!
中国舞,考级,少儿,舞蹈,意义



xx舞考级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展现人们精神面貌的艺术素养。作为审美教育的舞蹈,不仅可以健全孩子的体魄、完善孩子的心智,还能启发孩子认识美、掌握美、展现美,并克服孩子体形不优美、运动不协调、行为孤僻、缺乏自信的毛病。因此,舞蹈日益成为众多家长青睐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舞蹈学院组织了一批舞蹈教育家和学者,在青少年中开展业余舞蹈普及教育,以专业教学系级建制设立了舞蹈考级中心首推中国舞等级考试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教材,从而使舞蹈业余普及教育纳入专业教学的轨道。对少儿舞蹈教育起到一定的规范与引导作用。中国舞考级对少儿舞蹈教育的规范与引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规范性

舞蹈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有助与少年儿童身体各围度的均衡发展,让孩子在获得舞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健康美丽。规范少儿舞蹈教学既是进行舞蹈教育的要求,更是舞蹈本身的要求。

系统规范的教材是规范少儿舞蹈教育的关键。中国舞考级中心对少儿舞蹈教育的规范首先从规范教材入手。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编创了一套适合少儿身心发展的规范系统、艺术科学、融专业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教材,教材按不同年龄划分为13个等级,每一等级都有与之相应的中国舞考级大纲,每一等级的内容与方法符合相应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每一等级的舞蹈基训也符合该级别学员的身体条件。同时教材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与要求,便于教学、便于考试、也便于教学评估。

当然,仅有规范系统的优秀教材还是不够的,没有好的教师就难以达到教材的要求,再好的教材都是一堆废纸。因此规范与完善授课教师也极为重要,这也就是北京舞蹈学院长期坚持舞蹈考级师资培训的缘由。北京舞蹈学院十八年来坚持教师持证教学制度,要求每名教师都要首先考取师资证书,然后才能持证上岗授课。北京舞蹈学院如此严格地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其用心是要对得起孩子,决不让不合格的老师误人子弟。

1 / 3






这套教材还对少儿舞蹈教学的学员人数、教学时间、考级服装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在规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少儿舞蹈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时间、教室设施、学员人数与教学音乐等。这些规范化的要求保证了舞蹈最高学府的舞蹈考级质量,也规范了我国少儿舞蹈教育

社会与家长对考级的过度重视,使考级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为了考级而学习,为了考级而考级,艺术的学习一旦被附加上如此功利性的目的,这种学习就已经和它的初衷南辕北辙了。舞蹈考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自1989年舞蹈考级制建立以后,社会评判舞蹈水平的高低往往以考试等级为基准,以考试级别、基本功的好坏论高下。少儿舞蹈教育不应建立在达标考级或是建立在比赛获奖的功利目的上,而应更多的去关注孩子对舞蹈活动的兴趣,设法提高学生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的能力,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训练中逐渐掌握复杂的人体动作语言,促使孩子主动积极地用身体动作去探索、表达音乐,并学会和运用不同的元素性动作独自或与他人合作来表达丰富的感情。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家长会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对待考级,孩子也会以一种参与锻炼的心态去考级。规范的考级不但不会令孩子对舞蹈生畏怯步,相反还促使舞蹈成为孩子向往迷恋的芳草地。

二、艺术

舞蹈是以经过提练、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包括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体验两个部分。虽然舞蹈是形体动作的艺术,所要表现的各种情感体验都是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传递给观众,但舞蹈不是一系列动作的机械组合,而是通过动作来传情达意。如果仅有外部形态动作而没有内在情感的支撑,舞蹈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气。因而在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规范的外部形态动作的同时,必须启发孩子去领会舞艺术的真谛,用心灵来表现动作,用动作来释放心灵、释放思想。

播放舞蹈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舞蹈韵律、感悟舞蹈内涵、酝酿舞蹈情绪,是培养学生的内部情态的好方法。音乐也是促使孩子练好外部形态动作

2 / 3






的好帮手。甚至可以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适当的音乐就没有完美的舞蹈。因此选择怎样的音乐更合适舞蹈?怎样才能达到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是更好地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因素。

中国舞考级教材也十分注重音乐的选择,低级别教材中所选择的音乐旋律优美、形象生动、节奏鲜明、快慢适度、活泼轻松、极具童趣,歌词也通俗押韵、琅琅上口、易记好学,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情绪。通过音乐孩子能更快的理解与把握舞蹈,有利于孩子对舞蹈形象、情感的感受、表现和抒发。有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孩子的舞蹈就不再是对动作的单纯、机械的模仿,就能用激情来诠释舞蹈,表现出舞蹈内有的东西,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使观众受到情绪的感染,与观众一起体验美的情感与舞蹈。

给孩子们上舞蹈课时,我会一边唱一边跳作出示范,同时要求学生也边唱边跳,养成孩子感受与动作一起走的好习惯。或是在学生掌握了所有舞蹈动作后,不忙着合音乐,而是让幼儿安静地聆听整首舞曲,让他们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有时还重复听音乐,让幼儿熟悉音乐并喜欢音乐,然后再合乐。有时也会简单的介绍舞曲的基本旋律、情绪、背景,来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理解舞蹈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舞蹈的风格与情感。通过多次聆听和动作练习,学生们也会养成听音乐、和乐而舞的好习惯,并逐步懂得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使少儿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没有中国舞考级教材之前,我常为找寻合适的音乐而发愁,现在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把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这样舞蹈动作的学习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

老师教得越生动,学生就学得越容易,效果也就越显著。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b01856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