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3篇

2023-01-18 04:02: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3篇》,欢迎阅读!
叶圣陶,洞庭,西山

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3

叶圣陶,原名叶少军,汉族。这个词叫圣陶。他是闻名的作家、教导家、编辑、文学出版商和社会活动家。 下列是为大家收拾的关于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的文章3 ,欢送品鉴!

第一篇: 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到洞庭湖有游玩。我们一来到洞庭湖就被气概磅礴和绮丽诱人的风景深深的迷住了。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景色之绮丽诱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洞庭湖的气概宏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软瑰丽。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从今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飞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风光甚是宏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奇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闻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媚。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游览群山须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出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洞庭湖是闻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盛。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宝贵的河鲜,还有君山名茶、罗汉竹、方竹、实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类产品,种类亦很繁多。君山在洞庭湖中,是一个面积不到100公顷的小岛。原名洞府山,它浮在洞庭湖中,就像一个白银盘里的青螺.传奇"洞庭山浮在水上,其下有金堂白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洞庭湖不论是湖水,还是山光,都相同格外漂亮.假如你旅游,那肯定要去洞庭湖看一看哦!

第二篇: 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导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叶圣陶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与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更多稻草人潘先生在难中生活昆曲三种船记游洞庭西山驾长桡夫子牛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莼菜客语"良辰入奇怀'两法师牵牛花看月说书一个少年的笔记《苏州园林》序倪焕之()"今日天气好呵!'从焚书到读书我们与绅

叶圣陶《稻草人》童话集中的全部作品 我来答复

1、主要内容童话《稻草人》以稻草人的眼目,观照惨痛的世情: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可怜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拯救不了、变化不了。终于,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2、作品简析《稻草人》让孩子们看到了20年月工农群众的苦难命运,其创作格调长久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主导格调。叶圣陶的童话具有弥漫诗意的童话意境、通俗易懂的童话语言、民族化的格调。从童话题材到通话内容都极具有民族化的特色,在童话题材主题的挖掘上,《稻草人》中体现了鲜亮的民族色彩。在叙事模式上那么是三段式和局部的反复。文中通过老妇人、渔家女、弱女子三者的不幸遭受映射出社会底层人民普遍的辛酸困苦。3、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10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导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优秀的语言艺术'之称。 叶圣陶有什么闻名作品 我来答复

稻草人潘先生在难中生活昆曲三种船记游洞庭西山驾长桡夫子牛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莼菜客语"良辰入奇怀'两法师牵牛花看月说书一个少年的笔记《苏州园林》序倪焕之()"今日天气好呵!'从焚书到读书我们与绅士

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 我来答复

苏教版初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21课,有删改;语文出版社初一年级第17课、主笔或主编,有删改。〕童话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好汉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欢乐的人》《芳儿的梦》任职报纸、杂志叶圣陶曾在下列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作品列表《春宴琐谭》第一部白话小说1918稻草人《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隔阂》〔小说集〕1922《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火灾》〔小说集〕1923《线下》〔短篇小说〕1925《倪焕之》〔长篇小说〕1928《古代好汉的石像》〔童话〕1931《文心》〔教导〕〔与夏丏尊合著〕1934《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略读指导举隅》〔教导〕〔与朱自清合著〕1946《儿童文学讨论》1947《精读指导举隅》〔教导〕1948《写作杂谈》〔教导〕1951《荷花》〔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人教版〕语文书课文〕《叶圣陶童话选》〔童话〕1956圣陶童话选《叶圣陶出版文集》〔文选〕1958《抗争》〔短篇小说〕1959《夜》1959《平时的故事》1959《微波》1959《箧存集》〔诗〕1960《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1964《叶圣陶散文》〔散文〕1983《我与四川》〔散文和诗〕1984《文章讲话》〔与夏丏尊合著〕〔教导〕1997《文话七十二讲》〔教导〕〔与夏丏尊合著〕1999《藕与莼菜》〔短篇小说〕〔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1997《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本第六课〕《一个少年的笔记》〔包括《诗的材料》《三棵老银杏》《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语文八年级上册〔鄂教版〕课本第十八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和四年级下册第3课〔人教版〕课文〕《苏州园林》〔现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13 第三篇: 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

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场当小学老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与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讨论会',倡导"为人生'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疼痛生活和凄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阂》《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场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 四月二十三日,我从上海回苏州,王剑三兄要到苏州玩儿,和我同走。苏州实在很少可以玩儿的地方,


有些地方他前一回到苏州已经去过了,我只陪他看了可园,沧浪亭,文庙,植园以及顾家的怡园,又在吴苑吃了茶,因为他要尝尝苏州的趣味。二十五日,我们就离开苏州,往太湖中的洞庭西山。

洞庭西山四周一百二十里,山峰重叠。我们的目的地是南面沿湖的石公山。最近看到报上的广告,石公山开了旅馆,我们才确定到那里去。假如没有旅馆,又没有住在山上的熟人,那就食宿都成向题,洞庭西山是去不成的。

上午八点,我们出胥门,到苏福路长途汽车站候车。苏福路从苏州到光福,是商办的,如今还没有全线通车,只能到木渎。八点三刻,汽车到站,开行半点钟就到了木渎,票价两毛。经过了市街,开往洞庭东山的裕商小汽轮正将开行,我们买西山镇夏乡的票,每张五毛。轮行半点钟出胥口,进太湖。以前在无锡鼋头渚,在邓尉还元阁,只是望望太湖罢了,如今可亲身在太湖的波面,左右探望,混黄的湖波似乎尽量在那里涨起来,远处水接着天,间或界着一线的远岸或是断断续续的远树。睛光照着远近的岛屿,淡蓝,深翠,嫩绿,色彩不一,眼界中就不觉得单调,孤独。

十二点一刻达到西山镇夏乡,我们跟着一批西山人登岸。这里有码头,不像从前经过的站头,登岸得用船摆渡。码头上有人力车,我们不认识去石公山的路,就坐上人力车,每辆六毛。和车夫闲话,才知道西山惟独十辆人力车,普通人往来难得坐的。车在山径中前进,两旁尽是桑树茶树和果木,满眼的苍翠,不常遇见行人,真像到了世外。果木是柿、橘、梅、杨梅、枇杷。梅花开的时候,这里该比邓尉还要杰出。杨梅干枝高大,屈伸有姿势,最多画意。下了几回车,翻过了几座不很高的岭,路就围在山腰间,我们差不多可以抚摩左边山坡上那些树木的顶枝。树木以外就是湖面,行到枝叶茂盛的地方,湖面给遮没了,但是一会儿又露出来了。

十二点三刻,我们到了石公饭店。这是节烈祠的房子,五间带厢房,我们选定靠西的一间地板房,有三张床铺,价两元。节烈祠供奉全西山的节烈妇女,门前一座很大的石牌坊,密密麻麻刻着她们的姓氏。隔壁石公寺,石公山归该寺管领。除开一祠一寺,石公山再没有房屋,惟有树木和山石而已。这里的山石特殊玲珑,先前人有评石三字诀叫做"皱,瘦,透',用来品评这里的山石,大局部可以适用。人家园林中有了几块太湖石,游人就徘徊不忍去,这里却满山的太湖石,而且是生着根的,而且有高和宽都达几十丈的,真可以称大观了。

饭店里惟独我们两个客,饭菜没有准备,仅能做一碗开阳蛋汤。一会儿茶房欢喜地跑来说,从渔人手里买到了一尾鲫鱼,而且晚饭的菜也有了,一小篮活虾,一尾很大的鲫鱼。问可有酒,有的。本山自制,也叫竹叶青。打一斤来尝尝,滋味很清,只嫌薄些。

吃罢午饭,我们出饭店,向左边走,大约百步,到夕光洞。洞中有倒挂的大石,俗名倒挂塔。洞左右壁上刻着明朝人王鳌所写的寿字,笔力雄健。再走百多步,石壁绵延很宽广,题着"联云幛'三个篆字。高头又有"缥缈云联'四字,清道光间人罗绮的手笔。从这里向以下岸滩,大石平铺,湖波激荡,发出汩汩的声音。对面青青的一带是洞庭东山,看来似乎不很远,但是相距十八里呢。这里叫做明月浦,月明的时候来这里坐坐,确是不错。我们照了相,回要山上,从所谓一线天的裂缝中爬到山顶。转向南往下走,到来鹤亭。下望节烈祠和石公寺的房屋,整齐,小巧,好似展览会中的建造模型。再往下有翠屏轩。出石公寺向右,经过节烈祠门首,到归云洞。洞中供奉山石雕成的观音像,比人高两尺光景,气度很不坏,惋惜装了金,看不出雕凿的手法。石公全山面积一百八十多亩,高七十多丈,不过一座小山罢了,可是山石好,树木多,就见得丘壑幽深,引人入胜。

回饭店歇息了一会儿,我们雇一条渔船,看石公南岸的滩面。滩石下面都有空隙,波涛冲进去,作鸿洞的声响,大约和石钟山同一道理。渔人问还想到哪里去,我们指着南面的三山说,假如来得及回归,我们想到那边去。渔人于是张起风帆来。横风,船身向右侧,船舷下水声哗哗哗。不到四十分钟,就到了三

山的岸滩。那里很少大石,全是磨洗得没了棱角的碎石片。据说山上很有些殷实的人家,他们备有枪械自卫,子弹埋在岸滩的芦苇丛中,暂时取用,只他们自己有数。我们因为时光已晚,来不及到乡村里去,只在岸滩照了几张照片,就迎着落日回船。一个带领三弦的算命先生要往西山去,恳求附载,我们容许了。这时候太阳已近地平线,黄水染上淡红,使人起苍茫之感。湖面慢慢升起烟雾,风力比从前有劲,也是横风,船身向左侧,船舷下水声哗哗哗,更见爽利。渔人没事,请算命先生给他的两个男孩子算命。听说两个都生了根,大的一个还有贵人星助命,渔人夫妻两个劝慰地笑了。船到石公山,天已全黑。坐船共三小时,付钱一块二毛。饭店里专门为我们点了汽油灯,喝竹叶青,吃鲫鱼和虾仁,还有咸芥菜,滋味和白马湖出品不相上下。九时息灯就寝。听湖上波涛声,好像风过松林,不久就入梦。

二十六日早上六时起身。东南风很大,出门望湖面,皱而暗,随处涌起白浪花。吃过早餐,昨天商定的人力车来了,就离开饭店,食宿小帐共计六块多钱。沿昨天来此的原路,我们向镇夏乡而去。淡淡的阳光慢慢透出来,风吹树木,满眼是舞动的新绿。路旁遇见采茶妇女,身上各挂一只篾篓,满盛采来的茶芽。据说这是今年第二回采摘,一年里头,不过采摘四五回罢了。在镇夏乡寄了信,走不多路,到林屋洞,洞口题"天下第九洞天'六个大字。据说这个洞像房屋那样有三进,第一进人可以直立,第二三进比拟低,须得曲身而行。再往里去,直通到湖广。凡有山洞处,往往有类似的传奇,固然缺乏凭信。再走四五里,到成金煤矿,遇见一个姓周的工头,峄县人,和剑三是大同乡,承他告知我们煤矿的也许,这煤矿原来用土法开采,所出烟煤质地很好,运到近处去销售,每吨价六七块钱,比远来的煤廉价得多,如今这个矿归利民矿业公司经营,占地一万七千亩。目前正在开凿两口井,一口深十六丈,又一口深三十丈,彼此相通。一个月以后开凿胜利,就可以用机器采煤了。他又说,西山上除开这里,矿产还无数呢。他四十三岁,和我同年,跑过许多地方,干了二十来年的煤矿,没上过矿业学校全凭实际得来的阅历,谈吐很爽直,见剑三是同乡,殷勤的情谊流露在眉目间。剑三给他照了个相,让他站在他亲手开凿的井旁边。回到镇夏乡正十一点。付人力车价,每辆一块二毛半。在面馆吃了面,买了本山的碧螺春茶叶,上小茶楼喝了两杯茶,向附近的山径散步了一会儿,这才挨到午后两点半。裕商小汽轮凭着码头,我们冒着狂风钻进舱里,行到湖心,颠簸摇荡,仿佛在海洋里。全船的客人不由得闭目垂头,现出疲倦的神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c3ea64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