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清欢》赏析]论林清玄清欢[修改版]

2022-10-28 09:0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林清玄《清欢》赏析]论林清玄清欢[修改版]》,欢迎阅读!
清欢,林清玄,赏析,改版

【林清玄《清欢》原文】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阙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游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阙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纳兰性德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甚至于像王国维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那种对人生无常所发出的刻骨的感触,也依然能够知悉。可是,“清欢”就难了!

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木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下山时的心情是不堪的,想到星散的朋友,心情只是悲伤,只是惆怅,浮起的是一阕词和一首诗,词是李煜的“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一成空,还如一梦中!”诗是李觏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篙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凭着东栏看着栏外的梨花,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能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这正是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山中何所有?只可子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林清玄《清欢》赏析】

每次读林清玄的散文,总会被他的文字感动,他的作品总会在不经意间温暖迟睡者的心灵。他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散发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专注。《清欢》就传达着这位老者的这种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地在读者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篇散文最突出的亮点是大量地引用古诗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以诗意写浓情,语言清新隽永。古典诗词的引用,一方面增加了文采,让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富有古典意蕴;另一方面于淡淡的诗意中饱含着浓浓的情感。

一、淡淡的喜悦

文章一开篇引入了苏轼的词,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淡雅而富于动感的水墨画似的景: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逦向前。这一幅春日郊游图为读者描绘了“清欢”的意境,很自然地引出了“清欢”的话题。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么舒坦,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于诗情画意中,读者欣赏到了真正的美丽,体会到了苏轼与朋友纵情山水的惬意,感受到了那充盈其间的淡淡的快乐与喜悦。作者巧妙地引用诗句,用诗情装点着文字。真正的美丽,是一种诗意的生活;而“清欢”就是这样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苏轼的词不仅仅是美言佳句,更是美言佳句后的心情,读者精神之向往。

二、浓浓的忧愁

“清欢”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第三段和第四段,作者用“清欢,不同于……不同于……也不同于……”等排比句,将“清欢”与自我放逐、尽情欢乐、无奈等情感体验区别开来,条理清晰,引发读者的思考。

那“清欢”到底是什么呢?作者用“当一个人……或者……或者……或者……”等排比句又用生活的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046a49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