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你才知道名人故居作文(辛弃疾)

2022-09-09 17:0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进你才知道名人故居作文(辛弃疾)》,欢迎阅读!
名人故居,辛弃疾,作文,走进,知道



走进你才知道名人故居作文(辛弃疾)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名人能像他那样,既能征善战,又可吟诗作赋;中国大地上没有哪一位词人能像他那样,既有壮志豪情,又有侠骨柔肠;中国文明中没有多少名人满腔的爱国热血,却只得痛拍栏杆。他,便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

然而,我们可以从辛弃疾身上学到的,远远不止这些。辛弃疾身上最可贵的,是他在经过无数磨难的千锤百炼下,获得无价的思想与艺术,是他那千百年来,感动人们不朽的爱国精神。

辛弃疾故居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郊的一个村庄。这里环境优美、静。一座白石筑成的石坊高高耸立在门口,上面端正地写着“辛弃疾故居”五个大字。穿过石坊,经过一个古朴的六角小亭,便来到了辛弃疾栩栩如生的塑像旁。高大的塑像被几棵挺拔的松树围绕着,郁郁葱葱。仿佛象征着辛弃疾铁骨铮铮的形象。继续向院内走去,便是三进幽深的院落。屋内展示着这位爱国名将、爱国诗人的生平。

公元1161年,金兵大举进攻南宋,辛弃疾“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发起一场数干人的起义,驰骋沙场。后投靠耿京,又一起和南宋联合,成为天平军掌书记。当辛弃疾回山东复命时,听到耿京被叛徒杀死,起义军溃散了!辛弃疾悲愤地只带了五十名精兵深入敌营,竟把叛徒活捉了!于是辛弃疾收回叛兵,一起投靠了南宋。可他也没想到,他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英雄少年,从此再无法施展才能,跃马扬刀,报效祖国了。他只得痛拍栏杆,在无奈、叹息、写诗词中度过了后半






生。

我走过汉白玉小道,来到辛弃疾塑像前,瞻仰这位数百年前的古人。辛弃疾塑像被青翠的松树包围着,为他遮出一片荫凉。他头戴儒巾,身披战袍,内穿护甲,腰挎宝剑,昂首挺胸,脚踏石台,目视远方,仿佛正在盼望着什么。

我久立于此,凝视着辛弃疾那渴望的目光,隐隐如闻金戈铁马声,如见少年英雄影。我透过他那望向远方的眺望的目光,仿佛明白了他所希冀的。那是他盼望了一生,却终究没盼来的东西。他遥望着远方的战场,想以身许国,血洒大漠,报效祖国,却壮志难酬,只把满腔激情投入到了诗词中。从他的“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中,我看到了他跃马横刀,痛杀贼寇的血气方刚;从他“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中我看到了他怀才不遇,痛拍栏杆的无可奈何;从他“了却君王天下事”中,我看到了他对国家的一片深.....然而我一抬头,辛弃疾仍向远方张望着,他已在这里张望了数百年。

看着辛弃疾的塑像,我好像被他的豪迈所感召着。我为他的壮志难酬而惋惜;为他的爱国深情而感动;为他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我叹息老天为何如此不公,非让辛弃疾生在这样的年代,被埋没了一辈子?

但看到辛弃疾坚毅的目光,我慢慢释然了。

是啊,我们为什么只计较他生前取得了多大功名呢?我们真正应该注意到的是,他在无数打击下仍然执着的爱国之情。是他经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后创造出的深刻的思想与魅力的艺术是从积压中获得






的永垂不朽、为后人所敬仰的精神品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059e28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