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 观摩“生本”教学实验课——几点体会和思考.doc

2022-07-22 22:3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 观摩“生本”教学实验课——几点体会和思考.doc》,欢迎阅读!
天纵,实验课,观摩,随笔,体会

福建省中学生物学科带头人

培养对象研修成果

读书心得



读《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 观摩“生本”教学实验课

——几点体会和思考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书名:《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19万字) 作者:郭思乐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7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天纵之教》一书,是作者立足“生本”,对教育的深思的随笔集。本书汇集了作者近一年多写的关于生本教育随笔揭示了生本教育和天纵之教的价值内核,从自然教育的实践中阐释了生本教育的成功。 书中不乏精辟之论,简单中有深意!值得反复回味。思明区正在推广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我有幸参加了思明进修学校组织的“生本课堂”调研活动,听了四所学校八位老师的“生本”课。深深感受到老师们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作出的各种努力,从内心里喜欢这样的调研,喜欢这样的努力,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天纵之教》一书中关于“生本”的思考。

结合读书和观摩,我理解所谓“生本课堂”说的应该是将“以学生为本”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并使之取得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 这不是我们一贯以来倡导的吗?

于是我推想,任何一项能在实践中站住脚的改革,其由来必是与实践相关,研究者从优秀老师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结合理论提升为理念,成为旗帜,号召更多的人同走改革之路,同赴教育理想。 既是理念,要体现其指导实践的价值,便需要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从播种、萌芽,再到开花、结果,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用心去呵护,需要做好应对风霜雨雪的准备,我能为这改革之花的灿烂绽放、结出硕果做些什么呢?

就从整理这两天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做起吧。结合读书感悟,我把它们归结为形似、神似和期待。

关于形似。每所学校都使用了课堂学习的材料(名称不一),积极尝试新的教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其进步,心中有了更多“为促进学生学习而教学的意识”。但是习惯行为的改变确实不可能一蹴而就、焕然一新。做以下罗列仅供反思和讨论。

教学目标感不够清晰,忽略了目标是引导教和学的根本,误把“怎么教”置于“学

什么”“教什么”“为什么教”之前。

从文字到文字的思辨,忽略了必要的直观教学,误把“说实验”等同于“做实验” 按部就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不够,忽略了必要的捕捉和利用生成,误把“完

成教学设计”等同于“达成教学目标”(这个现象的背后,教师或许还有一个“幻觉”,总觉得这份设计,是精心为学生的学习设计的,应该把它讲完。

掩盖在齐答后的虚假繁荣,忽略了必要的追问、分析和评价。误把“几个人的正

确答案”等同于“全体学生都回答正确”


学习方式还比较单一,忽略了多样化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搬家式的

导学案,填空式的问答,忽略了有深度的思维,误把“找到正确答案”等同于“懂了”“能用了”

被导学案牵制,忽略了导学案为学习服务的本质,误把“学习辅助材料”等同于

“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被导学案分割成若干部分,忽略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被思考”而无法主动思考。 空洞的表扬、有意无意的“冷落”、貌似宽容的“优待”,忽略了学生心理感受,

轻描淡写中不经意伤害了学生。

时间和任务的不匹配,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准确分析和把握,误把“教师的

熟练度”等同于“学生的熟练度”,造成过快;或者没有将任务难度和学习起点匹配,造成拖沓。

对介入的时机、方式和内容把握欠妥,忽略了在学习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教,高效

的教,误把“教师全部讲一遍”等同于“对学生负责任”,这种“放心”往往可以推卸为“讲了很多遍,别人都懂了,你不懂,那不是我的问题”

教师精心编织了知识框架,忽略了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方法的机会,方法训练的过

程,误认为没有这种过程,学生也能自动获得整理知识的能力;或者仅限于帮助学生获得一个不错的考试成绩,忽略其他是可以的。

复习课中有且只有知识目标,或者还有虚设的能力目标,忽略了扎实的能力训练、

方法指导,甚至忽视知识的结构化梳理,误把“复习”等同于“记住知识和解题” 科学性问题仍然存在,忽略了严谨的态度、规范的示范等对学生影响力。

多媒体运用过于频繁和密集,忽略了学生的感官感受,也忽略了真实的学习效果。 时间分配“前松后紧”或者反之,这一点必定能通过更多的尝试得到改善,不必

多说。

仔细想想这些存在的问题,不就是当下初中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吗?看来,改革的路上需要我们更勇敢地突破定势,也需要我们更有耐心、更有恒心、更加宽容。要允许自己在到达理想之前的种种不完善,暂时的停滞甚至是表面上的“倒退”,要始终坚信我们要努力达到的理想彼岸比现状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于神似说起神似,只是因为我们现在并不确定可以达到怎样的理想境况。其实,老师们表现出的很多理念和行为,在我心里就是理想的“生本”

为学生设计切合学习目标、可促进学习的学习材料(学案、学具等) 概念是建构的而非告知的。(虽然建构的过程仍需完善)

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互助学、在表达中学,在评价和反思中学。 实质性的讨论,互相讲解,阐明观点;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通过追问学生回答问题的依据、分析问题的方法等,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结果;

过组织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帮助学生辨析概念,更准确地掌握。 学习方法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尝试在后的“结构化教学” 练习题以题组形式出现,体现知识在变式题目中的应用。

选择有典型性的学生课堂练习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体现了课堂的生成性。 强调课本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强调活用知识的重要性。

精心整理的知识要点突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突出知识要点在复习中的作用。 采用反馈卡、激励性过程评价,及时反馈并鼓励学生的学习。

精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起点和特点、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活动,

备充分,布置明确,要求清晰、可操作。


教学调整立足于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出发,不赶进度。 教学语言用于追问、评价、补充、示范,而非仅仅是讲解。

学生学习状态随着参与机会的开放程度、主动成分、生动成分增加,如自主写(非

填空式)完整说(非填空式)自由评等,表现出更多的期待和兴趣,更好的参与。 ……

看到这些闪光点,便看到了生本课堂的希望,需要我们更广泛地来传播先进经验,更积极创造新的先进经验。

关于期待。以下两天来几位观摩专家精彩点评的整合梳理,作为期待吧,相信生本课堂能走得更好、更远。

生物学科教学应牢记直观性原则,能用实物不用图片,能有图片不用文字。

以学习基础为起点,分解课程标准要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通过精心预设、体

现梯度的学习活动促进学习,以学习的结果作为检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常思考“什么内容”“什么形式”能更好地为学服务。教师需要更充分的课前准

备,包括问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语言的设计、资源和媒体的设计等等,要及时反思课堂实施后的细节调整,如活动任务如何呈现(口头或文字)、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一个样本或多个样本)、学生互评(找亮点或找不足)等。 常反思课堂上如何避免“教师忙”代替“学生忙”。教师的语言如何更多地用于追

问、补充,启发、示范、评价等等,而非仅仅是讲解和填空式的问答。

教师的教始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课堂上必须确保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以及安

全、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亲历能力、方法的训练过程,能力发展便是空谈。 课堂上的问答,八节课出现四种形态,“师问生齐答”“师问一生答”“师问多生

答”“生问生答(相互质疑与解答)。四种形态无所谓优劣,应与具体教学目标配合考量。可以发现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的课堂确实需要通过调节问题的开放性,启动更多形式的学习行为(如读书、标注、摘录、讨论、表达、质疑等等),逐步提高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

复习课要教学生学会复习,突出复习方法的渗透,注重方法示范、引导迁移。要

从教师为主导的梳理逐步向学生自主梳理过渡。复习课要注意体现: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抓主干知识的复习、建构知识网络);加强对能力的训练是复习教学的重点(学生的归纳、分类、概括——挖掘内在联系,提高整合度;学生解决新问题——巩固知识,灵活运用;学生参与评价、作科学论证)

复习课不是新课的压缩版,要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起点,课堂上有针对性

的讲、练,既有老师主导又要有学生的练习。即抓准起点,注重基础,回归教材,注重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

复习课的课堂练习,要体现PPT和导学稿的相互配合,优化组合;要突出练习的

题组化、多样化、应用性。

“生本”应不仅包括重视知识能力的建构,还包括关注学生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身体舒适感(如PPT的配色、量、注意时间等)

以上就是我结合读书心得,从八节课看到、听到和想到的,有否遗漏了美好的瞬间?有否误读了老师的思路?还好,和老师们不仅是同事,更是朋友,还是共赴教育理想的同路人,沿途一同感受风景,一同感受艰辛和困顿。想必大家能包涵我。



2012122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4c9e9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