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学案

2022-12-13 14:2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学案》,欢迎阅读!
第四章,乡土,中国,格局,本书

《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阅读导读及学习任务

【思维导图】



【重要概念】

群己界限、团体格局、差序格局、克己、克群 【本篇导读】

“私”被城里人、乡村工作者视为乡下人的毛病。对此,作者认为这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无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还是从上到下)的最大的毛病,并指出


私的本质“是个群已、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那么,如何很好地理解这一间题呢?作者认为必须“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因为“社会格局的差异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于是,作者以中国与西洋社会做对比,提出了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而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的观点,进而给出两种格局的定义,陈述了各自的构造特性及它们在各自社会中的基本表现,由此从社会学上就中国社会中私人的道德表现问题给予自己的解释。

本篇共20个自然段。13自然段发表对城里人、乡村工作者视乡下人“私”的个人看法,阐述这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的问题,并提出自己对“私”这一问题社会学界定及应置于社会结构下进行理解的方法路径。410自然段提出了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而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的观点,先指出团体格局是柴捆式,特征是界限分明,西洋家庭就是如此;而差序格局是水波纹的同心圆格局,具有伸缩自如的特征,中国家庭就是如此,而其不仅表现为亲属关系还表现在地缘关系上。第1119自然段从儒家重“人伦”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结构的特点,指出了其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和厚近薄远而无普遍的道德标准的特征,以及在关系上(儒家重人伦,讲究别父子、亲属、远近)行为上(推己及人,克已复礼)以及政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价值观的次第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文化表现。第20自然段既是总结,也提出了下一篇的讨论话题。 【学习任务】

1. 根据原文填空,并解释其概念。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差序格局

解释:

解释: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2. 归纳本文主旨及内容提要。

3.读原文中的两处引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子日:“为政以德,壁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②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翻译上面画线的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5113b6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