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观课报告

2022-08-18 06: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麻雀》观课报告》,欢迎阅读!
麻雀,报告

《麻雀》观课报告

李老师上的《麻雀》一课,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文中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李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李老师的许多做法都值得我学习。

一、课堂设计精巧,对比突出

这节课,李老师从两张对比强烈的麻雀和猎狗的图片引入,从课堂刚开始就引学生进入紧张的气氛中,“当凶猛的猎狗遇上弱小的麻雀会发生什么事呢?”自然而然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切入主题,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两种形象的对比细读文章,感受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二、整体感受课文,交给学习方法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学法的养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李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把重点放在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受,放手让学生多次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课文的主角,再次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教给学生用主要人物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了这些,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惊险、紧张的情节,抓住语言文字材料,自主体会,批注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养成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交流中先请学生自由读,画出哪个词最能触动你的心弦,再读出体会,这样抓字词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更深刻,更能突显那种紧张的气氛。

三、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

李老师带领学生走进老麻雀的心理,更贴近这个故事。“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让学生想象因为紧张麻雀会有怎样的表现,练习用“可是因为紧张,它 说话;再深化,除了紧张麻雀还会有哪些心理,练习用“可是因为 ,它 。”说话。这既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凸显出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虽然害怕、紧张、担心、绝望……但是还是准备一场搏斗。升华了主题。让学生在这样想象中体验到母爱的伟大,从思想上,心理上都受到了感动和熏陶。

四、有层次的评价,充满人文关怀。

学生的评价很重要,而这块恰恰是作为新教师的我做的不足的。而李老师在这点上很值得我学习。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李老师不是简单的说好,而是运用了具体的评价语言,效果也很明显。例如:在知道“突然,一直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的指导上,抓住“落”这个词,指导“像石头一样落是怎样落”,学生回答速度很快,那么在指导的时候,评价:“谁能够再快点”、“谁有信心比他更快”或是“你落得真急啊”,再问为什么这么快落下来,让学生明白老麻雀是担心小麻雀,再让学生带着紧张去读,从字再回到文本。学生学来更有劲了。

五、重视学生的课外拓展

在课堂最后,通过想象写话,达到学与用的结合。李老师还向学生推荐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体现了略读课程的从课内到课外的衍生。以《献给母亲的诗》结束课堂,深化了爱的教育把学生带入了爱的世界,让爱得到升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904299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