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5-06 14: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赏析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黄州,水调歌头,苏轼,赏析,诗歌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庄生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谓自然界的声响。②刚道:硬说。 12.下列对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在扬州建造了平山堂,苏轼曾为平山堂写词,“山色有无中”句就选自该词。

B.上阕写景,虚实结合;下阙写景议论,借驳宋玉表达“风无雌雄,不以谪为患”一旨。

C.“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一句借描写眼前美景,寄寓词人身受贬斥际遇的感慨。

D.词人在篇末写出只要有长风千里,令人痛快,内心便会充满浩然之气,坦荡洒脱。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词的一项是( )。 A.刚健遒劲B.慷慨激昂C.典雅庄重D.旷达豪迈 14.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阕的画线句。

8.第①段开篇直接点题,首先从“生活姿态”“寻找自我”“人生境界”三个层次解释“清欢”,确立了全文的结构思路,继而用对比性文字描述了清欢生活的直观特点,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清欢生活的喜爱之意,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础。 9.窗子和镜子是比喻说法,是说人需要认识外部世界,也需要认识自己。然而,如何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根本还是取决于人自己的心态,所以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 10.“字”是用做记录和固定记忆的,而“水”又是流动不定的。将生命的历程比作水上的字,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流动性和人生记忆的转瞬即逝。这一比喻提示人们要回归自我,主掌自我,保持清欢的心境。恰切地呼应了本文的主旨

11.本文所主张的“清欢”的人生态度是有价值的,这一主张自陶渊明以来就一直被知识分子所推崇。在当下繁乱的社会生活中,许多人被功利、欲望和诱惑所羁绊,在富足中感受到的是压抑、困惑、紧张。因此,学会过“清欢”的生活是万分必要的。只有秉持“清欢”的人生态度,放下心灵深处冗余的负担,纯净灵魂,放松灵魂,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12B 13D






14.前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碧山映江,优美平静;后三句,狂风忽起,涛澜汹涌,白头翁驾一叶扁舟,在巨浪中掀舞。前后动静斗转,动心骇目,凸显白头老翁搏击风浪的泰然气象,为后面阐发人生感悟做铺垫。 【解析】 【分析】

12.此题考核考生对诗歌综合分析的能力。常见的错误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风格不正确,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解答此类题型,需要考生通读全诗,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要务求全面。然后要看准要求,看清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是选择一项还是两项。再细品选项,要落实选项的内容在诗词中的位置,要注意是从语言、形象、手法还是情感角度设置,诗词中有无相应的关键词或提示点。最后要学会排除。A张冠李戴,“山色有无中”是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中的诗句,上片最后一句话说“认得醉翁语”,可见这是欧阳修的诗句。C项“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一句是虚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D项词人在篇末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而不是说只要有长风千里,令人痛快,内心便会充满浩然之气,坦荡洒脱。故选B

13.此题考核考生对诗词风格特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从诗词的类型、语言、手法、意境、感情等方面加以分析。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因此,它的风格特点是“旷达豪放”。故选D

14.此题考核考生对诗句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诗歌中画线的句子是描写景物的句子,考生可从意象意境、描写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从意象的选取上来看,诗歌前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碧山映江,优美平静;后三句,狂风忽起,涛澜汹涌,白头翁驾一叶扁舟,在巨浪中掀舞。从表达技巧上看,此处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动心骇目,凸显白头老翁搏击风浪的泰然气象,为后面阐发人生感悟做铺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904a4b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