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2023-02-24 02:0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欢迎阅读!
承载力,容量,人口,合理,环境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和人口容量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自主探究】 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 人口数。其大小受到自然资源、 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土地资源是决定因素

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显然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

3.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 的优劣、 发展水平、 水平、地域 程度、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消费水平等.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探究活动1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牧区,汉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者8万多游牧者,草场质量非常好,牧人的生活很富足。汉乐府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生活现实的写照。 到明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着20万游牧者,草场质量好,生活富足。

到民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大量人口拥入,人口急剧增加到60万,牛羊的存栏量明显增加,草场质量已经开始有下降的迹象。但人们还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保证生存。

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人口已超过80万,但由于国家对草地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大,人们依然能保证最低生活水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人口超过150万,草场退化现象非常明显,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风吹草低见老鼠”已经非常普遍,部分人口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谋生。 1)从资料可知,该地最多能供养多少人?

2)该地供养人口的数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3)要让现在的人活得好,同时又不影响后代的生活质量,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应该比80万大还是比80万小?

2.阅读分析木桶效应示意图及其原理,探究问题。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还是短的桶板呢?这其中的答案就是“木桶效应”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动2〗阅读教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我国要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总结拓展】

1.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生活消费水平



2.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

概念[ 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

量。

合理人口容量

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正相关 科技水平提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区别

影响 因素 考虑

基础 估算 角度 意义

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

2.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 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合理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自然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人类文化水平 环境、资源、人口的消费水平、地域的开放程

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

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压缩到最低,所估算的最大抚养人口容量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

最适宜养活多少人

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反馈测评】

1. 有关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承载力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承载力没有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2--6题。 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

A科技水平 B.人均物质消费量 C.资源总量 D.人均精神消费量 3.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 D.东北平

4.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 ) A.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举措,有利于协调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只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D.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下列哪种措施有利于协调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A.开垦荒地 B.挖山取石 C.计划生育 D.填湖造田

6.下列有利于提高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是( )

A.提高生活水平 B.鼓励生育 C.鼓励向国外移民 D.发展生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912511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