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效果观察

2022-05-17 11:5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效果观察》,欢迎阅读!
产科,母乳,喂养,护理,优质

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6月至2014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50例,实验组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产妇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产科;纯母乳喂养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65-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1]。我院为了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对产妇采取优质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6月至2014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50例,实验组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中,产妇的年龄分布为2138岁,产妇年龄均值为

29.89±2.42)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文化程度:小学11例,中学29例,大学10例。实验组产妇中,产妇的年龄分布为2037岁,产妇年龄均值为(29.72±2.37)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文化程度:小学12例,中学28例,大学10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孕次、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P大于0.05,可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按照医生的要求对产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首先由护理科室的负责人制定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计划,其次根据各个层级的护士分工以及护士自身情况重新安排护士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并将工作流程细化,落实和加强护理人员的分级管理制度,由高级责任护理人员或护理组长参与、指导危重产妇的护理,由责任护理人员或助理护理人员加强对产妇的生活护理,逐渐减少产妇家属对产妇的陪护。(2)喂养知识宣教:在孕期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孕妇及其家属耐心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使孕妇及其家属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同时,护理人员应告知孕妇母乳6个月内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完全可以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养需要,是任何代乳品所不能替代的天然食品,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婴儿大脑发育,促进婴儿面部及牙齿的发育,加深母子感情,而且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妇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病率,降低成年后患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此外,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要保证睡眠,避免动怒、生气、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3)护理人员应该给产妇营造一个安静、舒心的住院环境,保证病房内空气新鲜、温度以及湿度适宜,加强病房管理,实施护理人员的奖惩制度,增加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增强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感,拉近护理人员与产妇之间的距离。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


加强对产妇心理状况的关注,并结合产妇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心理状况,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和支持,若产妇存在心理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交谈,认真倾听她们的想法,并尽力开导她们或播放一些轻音乐、娱乐节目,缓解其内心的压力。(4饮食护理:由于产妇在哺乳期所需要的能量比较高,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以及家属保证营养,进食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保证谷类、蔬菜、水果、脂肪以及无机盐的摄入。若产妇存在奶量不足、少奶、无奶等情况,护理人员可以嘱咐产妇多进食一些促进母乳分泌的食物,例如乌鸡汤、鳝鱼汤、猪蹄汤等,并保持心情愉悦,正确指导吸吮方法,切记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的机会。5)对行剖腹产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早进食、早开奶以及早下床活动,并嘱咐其注意个人卫生,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育儿技巧,例如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正确的含接乳头知识等,获得产妇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新生儿完善疾病筛查、新生儿游泳以及听力筛查等护理工作。(6)产妇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指导产妇产后的康复知识以及告知新生儿喂养、预防接种等知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产妇的所有研究数据均准确无误地输入到SPSS16.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纯母乳喂养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使用[n(%)]表示。P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实验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之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所示。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年由卫生部提出,主要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在病房实施责任全程制,即每位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护理措施[2],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和加强基础护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被动服务意识转变为主动服务意识,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3]

本研究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主要是对产妇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母乳喂养知识宣教、饮食护理、育儿指导以及对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进行分工细化等[4]。相比于常规护理而言,优质护理更加注重对产妇实施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让护理人员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使得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极大程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以及依赖感[5]。此外,由于大部分产妇均为初产妇,对于该类产妇而言,她们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例如紧张、焦虑、不安、恐惧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加强对该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产前培训、新生儿护理以及产后护理等。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为70.00%,实验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为94.00%,经比较,实验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高出24.00%,两者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

总结得出,对产妇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赖碧娇,黄美苑,丘利敏等.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的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66-1267.


[2] 兰海英.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的实施及其成效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0):308-309.

[3] 刘迎春.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54-55. [4] 高峰.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的实施与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3):190-191.

[5] 顾宏梅,徐旭娟,鞠春梅等.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396-339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b13d9e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