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报考指南

2022-12-08 13:5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语种报考指南》,欢迎阅读!
报考指南,语种

在我国招生领域内,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英语)专业招生,简称小语种招生。 我国高校招收的小语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欧洲语系,主要包括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荷兰语、瑞典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另一类是亚非语系,主要包括日语、朝鲜语、蒙古语、越南语、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等。在这些小语种里,常年招生的有十多个,其他语种则是隔年或数年才招一次。

如何正确认识小语种

小语种的报考热,不仅因为市场需求热,还因为很多考生对小语种的认识存在误区,即小语种专业好考、好学、好分配。 1.首先,小语种更好考吗?

许多考生和家长认为,一些高校的小语种提前单招,相当于为高考多上了一道保险;同时小语种由高校自己命题,考试难度会相对小些;教育部规定的各高校小语种招生人数与考试人数比为不得低于1:2较为宽泛,竞争会更小些。所以,小语种考试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 2.其实,这是对小语种招生考试的误解。 小语种提前考试虽然为高考多上一层保险,但把过多精力放在小语种考试上也会影响正常高考复习,三心二意为考试而考试又很难取得好成绩,多出的机会也会成为空头支票。以,多一次保险未必对高考有益。

虽然小语种考试由高校自己命题,但小语种招生是高校选拔培养特殊语言人才的途径,在选拔难度上丝毫不亚于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上,以前北外、北二外、上外等名牌院校只考语文和外语,现在则加了数学随着小语种招生的成熟,试题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且还有口试和面试。

教育部规定,各校小语种专业的招生人数与考试人数比例不得低于12,而各招生院校实际操作时是15左右。有的学校没有报名人数限制,最后录取人数与考试人数的比例竟达到110以上。小语种考试对喜欢语言或有语言特长的考生是一次机会,但考的人多了,捷径就会变成独木桥 其次,小语种更好学吗?

在学习小语种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钟韩语,三小时英语,三天的法语,三个月的日语,三年的德语,三百年的阿拉伯语。此话未必科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小语种的难度。

还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有两种:汉语和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拼音文字,从它三千多年前产生之日起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语法复杂和句子冗长晦涩是阿拉伯语的一大特点。阿拉伯语由28个字母组成,而每个字母根据不同的发音符号又要发出12个不同的音,屈指算来,这28个字母的全部发音竟有336个。

可见,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绝对容易的语言,只有更适合你的专业。 最后,掌握小语种更容易就业吗?

很多考生选择小语种是抱着容易就业的想法,但是事情都是两面的,小语种专业人才供应少的另一面就是需求少。与通用语言的主要差别在于小语种的应用空间狭窄,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机会少,使得毕业生就业时机会远远少于其他专业。

因供求关系影响,小语种确实比较容易就业。但随着招收小语种院校的不断增加,小语种就业的优势正在日渐削弱。但据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健介绍,从近一个时期的招聘统计数字看,与小语种专业相关的职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这至少说明,小语种专业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就业风险。所以考生们也不要盲目地认为,小语种专业毕业后,就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高校小语种专业招生的三种形式 (一)25所高校提前招收小语种


目前,获准提前招收小语种专业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等25所,其中在京高校有8所。按规定,这些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可自行命题,单独考试录取。考生被录取后,一般不再参加普通高考也不能转到其他专业。高校组织的小语种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考语文语、数学等科目,面试则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招生简章由各高校自行公布,考生和家长可以直接向有意报考的高校咨询有关问题。

(二)部分高校在京单独招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4所高校的部分小语种专业在北京招生实行单独加试、单独录取的方式。报考这4所高校小语种单独招生专业的北京考生不仅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和口试,还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时,既要看考生高考总成绩和口试、面试成绩,还要看外语、语文的单科成绩。这些小语种单独招生专业将在高考提前批次录取前单独录取。 (三)高考各批次中进行小语种专业招生

除上面两种招生方式外,高考各批次中都有小语种专业。以北京招生为例,北京大学、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等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在提前批次招生,其中北京大学的小语种专业只招收有志愿的考生。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在本科一批中招收部分小语种专业。在本科二批和专科批次还有部分院校安排了少量小语种专业招生计划。

小语种专业院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外交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大连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四川外国语学院 西安外国语学院 南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华中师范大

小语种专业:

俄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日语 波斯语 朝鲜语 菲律宾语 印地语 老挝语 柬埔寨语 缅甸语 马来语 蒙古语 僧加罗语 泰语乌尔都语 希伯莱语 越南语 豪萨语 波兰语 捷克语 葡萄牙语 瑞典语 土耳其语 希腊语 匈牙利语 意大利语 梵语巴利语 印度尼西亚 斯瓦希里语 阿尔巴尼亚语 保加利亚语 罗马尼亚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报考小语种的误区:

误区一:考生都要学过小语种

我没有学过小语种,怎么报考啊?有些同学和家长认为,报考小语种的考生肯定提前学过那个语种,就像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一定要优秀似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之所以大家习惯上叫小语种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学过这个语种。如果大家在高考之前都学过某个语种,那它恐怕就跟英语一样叫大语种了。

事实上,所有招收小语种的高校在招生考试时,考得都是英语试题。只有俄语、日语招生时,个别学校才规定,考生既可以考英语试题,也可以选报俄语、日语的试题。不论哪种试题,试题范围与全国统一高考规定的命题范围都大致相同。 误区二:小语种都是提前单招

随着招收小语种的院校增多,许多考生从一上高中开始就知道了这种特殊的招生形式,但同时也给考生们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所有的小语种专业都是提前单招。

提前单招只是小语种录取的形式之一,另外还有两种招生形式不可不知。一种是单独考试(主要是面试和口试),领到合格证后再参加高考,在提前批次录取,这一点很像艺术类专业的招考,如北京市的考生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cb73b9f121dd36a32d82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