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如何进行作文入门指导

2022-09-12 08:48:0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如何进行作文入门指导》,欢迎阅读!
入门指导,作文,年级,进行,如何

三年级如何进行作文入门指导



一、 燃点快乐写作的激情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有些学生怕写作文,特别是三年级入门教学,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对孩子的求助,许多家长为此也不知所措。的确,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作业,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篇表情达意,这就需要付出创造性很强的劳动,难度是很大的。皮亚杰曾说过:“少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所支配。”“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事实上,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是孩子主动建构的。作文这一创造性作业如果缺乏学习者的主动性,是无法完成的。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反之,若心无所思,情无所动,必然搜索枯肠,言不由衷,视作文为负担。因此,我们只有激起了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感,他们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记得我教三年级第一节作文指导课的时候,我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作文吗?”我扫视了一下课室,孩子们一脸的茫然。我笑着对他们说:“作文其实就是用笔说话。你们都会说话,是吗?”孩子们听了,都异口同声地说:“会。”接着,我又说:“你们一、二年级认识了那么多字,读了那么多课文,又学过说话、写话了,从三年级起,就要学习写文章了。写文章其实并不像你们想的有多难,你心里怎么想的,嘴里怎么说的,就大胆写出来便行了。以后,当你们学会了作文,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己就能写出来,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呀!”孩子们听了脸上充满笑意,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此后,每次作文练习,我都努力让孩子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会说,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

二、挖掘快乐写作的源泉



(一)、让多彩的生活走进作文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 且他们总是喜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的。他们之所以会对作文感到苦恼,往往是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学生心无所思,情无所感,又如何有所撰作呢?因此,作文的指导应着力于给学生深刻的感受,以获取丰富的题材,而不在于作法指导的详尽。“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要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必须经常带领学生无拘无束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春天,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观赏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使他们有所发现;夏天,去欣赏初升的太阳 、火红的晚霞、一河两岸的


美景、公园里千姿百态的荷花;秋天,欣赏学校附近绿油油的香蕉林,丰收的菜园和金黄的稻田……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活动,例如种花、养鱼、做小实验,到工厂、居民区、商店去参观访问。学生通过广泛地接触自然,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就会从中汲取大量的知识,为作文积累更多的感性材料。学生深入生活,把所见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同时可以使学生作文时避免说假话,套话,培养实事求是的良好作文品质。可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源泉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他们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有了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也就相应不断提高了。

(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善于发现

小学生作文,一般经历这样的过程:观察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生成一个个表象——大脑凭借表象进行思维整理加工,产生一定的思想认识——用恰当的言语和形式再现所得的思想认识,就成为了作文。简单说,就是观察、思维和表达。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他们的认识能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首先努力地引导他们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 1、观察美丽的大自然。

观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对于作文刚入门的学生来说,观察的主要对象是美妙而充满奥妙的大自然。有人说:“儿童的眼睛是奇异的。世界在儿童的眼里犹如童话一般……在儿童的眼里,那山呀,水呀,星星呀,月亮呀,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 “大自然是一位好老师,艺术语言的发源地。”大自然所包含的丰富的内容和它所显示出来的力量,其它事物不可比拟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风云雨雾、冰雪雷电”都是大自然特有的景象,大自然为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孩子们爱看、爱听,也爱说。引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里,使其得到美的陶冶、智慧的启迪,语言表达会产生飞跃。 2、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

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的美,获取感性的材料,我们还应有计划地引导他们认识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增进、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是引导他们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因为是身边的,才是亲切的、熟悉的,并寄予了情感的。与他们谈及,必会津津乐道,并促使他们把学得的词语与眼前的形象结合起来,发展敏锐的观察力,培养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尽管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有的事情和事物经历的时间长了,回忆起来就会显得粗糙。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都购买了数码相机,甚至录像机这些时尚电器。有了这些法宝,对于写作文便起到镜头回放,情景再现的作用。我常常会用镜头把学生平时忽略的细节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感受;用镜头把学生真实的生活的过程呈现出来,让大家一同分享。例如,把学生劳动时的认真、运动时的拼搏、春游时的疯狂,读书思考时的专注,获奖时的喜悦展现出来,让学生回忆校园生活的美好瞬间,触发写作的灵感和激情。有一次,我把学生一次校园劳动——除草的过程有重点有选择地摄录下来,课堂上播放出来,再现那热烈的劳动情景,引导学生细心、有序地观察,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写出的内容既生动又具体。除了同学们熟悉的校园生活,我还常常把我自己生活或工作的经历,特别是旅游的见闻通过照片或DV与学生一同分享,让他们领略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促进师生和谐的


关系,还能启迪他们用此方法帮助自己积累写作素材及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3、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观察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观察顺序教给学生,或从上到下、从下而上,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或由整体到部分、由个别到一般……除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外,还需指点观察的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例如,听听声音,看看模样,数数多少,量量大小,比比异同,欣赏色彩等,捕捉事物的特点。还要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景和物的静态和动态。这样,学生在观察中才不会感到茫然。观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写的话,通过观察,学生获取了生动的具体形象,就会产生自己的体验,情感。让他们去说、去写,就能把文章写具体,并且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引导学生勤于练笔

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写作训练的极好形式,也是发展观察力、培养观察习惯、发展思维与语言的重要手段。因为要写观察日记,学生就得经常观察;因为观察后要写,所以观察时会特别细心认真,自然就会加深内心的体验。事实表明,在一篇又一篇的观察日记训练中,学生运用字词句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



(三)、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

小学生的作文,特别是刚入门的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往往思路不够开阔,因此,指导的着眼点应放在开拓学生的思路上。要拓宽学生的思路,必须了解他们的思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他们写这篇作文有没有话说。也就是说,必须了解学生有哪些生活阅历,积累了哪些感知材料,这个题目好写不好写。同时,也必须考虑怎样针对他们的疑难之处,有苦恼的时候点拨一下,在哪些地方可以启发联想。比如,有一次,我上了一节作文指导公开课,主题为《放飞生活的翅膀》——其实就是写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学生拿着一张照片,不知从何写起。上这一习作指导课时,我先通过多媒体把自己特别喜爱的一组照片展示给学生欣赏,一边简单介绍画面的内容或经历,激起学生的兴趣。再让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到台上向大家介绍。学生津津乐道,争相发言,有的说照片的景色,有的说照片拍摄的原因和过程,有的通过照片的景象生发想象,想象照片上未来的景象,或回忆过去的情景,有的写照片上发生的趣事或难忘的事。通过交流和点拨,一张小小的照片拓展出那么多的写作题材,从而帮助学生拓宽了写作的思路,触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使他们有话可写,有话能写。

三、重视作文训练的梯度

一) 范文引路,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如果光靠在作文课上天长日久地积累,那是本末倒置。阅读课教给学生的东西是很多的。例如,我教《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抓住“海面”、“海底”、“海水”、“海滩”、“海岛”,教给学生按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教给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的方法;教学《太阳》一课时,除了教给学生天体知识和列数字,比较、打比方和举例等说明方法,还教给学生段首概括和结尾总结全文的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eb605a5a8102d276a22f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