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散文·新纪元

2022-04-01 09:10: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现代散文·新纪元》,欢迎阅读!
新纪元,中国,散文,现代

张家川一中集体备课教学案



课题

备课组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法与教学准备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新纪元》 高二语文

审定

课时安排

编辑



两课时

高二语文备课组

体会散文情和理的关系。

通过自读、问题引导,研读文本,体会散文内容与艺术特点; 朗读、体悟、讨论、概括;

感受和理解课文作者的崇高理想、深刻思想。

1.重点:体会散文情和理的关系。

2.难点:感受和理解课文作者的崇高理想、深刻思想。 教学方法: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资料等

学习内容

活动与补充

课前预习

1、认真阅读教材,勾画重点,标记疑难。

2.完成《高效课堂》P41“自主学习”“知识必备”“文本研读”习题 3、提出疑难。

课堂研读、探究

一、导入课文

李大钊的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上联中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李大钊先生也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两句铮铮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妙手所著的文章——《新纪元》。 二、知人论世 1、学生交流

李大钊,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913年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爱国斗 争,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6年3月,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2、教师作补充:

⑴、陈独秀与李大钊:五四运动中,陈独秀与李大钊的理想一致,关系甚笃,李大钊与陈独秀同是领军和核心人物,当时流传一首嵌名诗盛赞两人曰:北大红楼两巨人,

1




张家川一中集体备课教学案

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陈独秀与李大钊。日月双悬照古今。二位常在图书馆办公室隔桌而坐,亲切交谈。李大钊任职不久,北大图书馆办公室就成为中国革命播撒共产主义种子的发祥地,成为革命领袖凝聚智慧的摇篮。

⑵、李大钊与毛泽东:当年的北京大学,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一代名人荟萃的最高学府。191810月,毛泽东来京,在李大钊手下任图书馆助理员。毛泽东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深得李主任的赞扬。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学识对毛泽东有一定的影响,使毛泽东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 四、探究问题:

1、文章以新纪元来反复开篇,有何意味,有何效果?

1内容上:①客观讲“新纪元”已到来;主观讲希望“新纪元”的到来。 2)表达效果上:运用呼告、反复的手法,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开宗明义 2、为什么需要新纪元?

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3、怎样理解文中新纪元一词?作者对“新纪元”寄予怎样的希望? ①从字面看:是新的一年到来。纪元,纪年的开始。

②从深层看:是说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已经建立,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而在中国,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满清政府垮台,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些都是新纪元的曙光。

作者对“新纪元”寄予希望:①铲除旧的道德传统观念,②接受新的文化洗礼,③开创新世界。

4、什么样的时代才可称“新纪元”?

表现出人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张传衍,流转无穷,把那陈旧的组织、腐滞的机能一一的扫荡摧清,别开一种新局面。这样进行的发轫,才能配称新纪元。 5、文章的主体段落是第6段,那么第五段有何作用?

过渡。将新纪元具体到19141919,让人关注身处的时代。 6、研读第6段,抓住关键词,梳理概括出其中体现出的新思想

作者批评“天演进化”,认为是“这话大错”的,顺势宣传新的社会观念、社会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来重新审视、考察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虽然全文没有提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但有一处隐含此意,即“欧洲几个先觉”,根据上下文可作如此推测。概述天演进化论和马尔查士(马尔萨斯)人口说之“大错”,认为人类应该认同新的社会改良、社会革命,这种思想能够简括为几点? ①改良生产制度——改革经济制度或经济基础 ②打破国家界线——让国家消亡

③人类都得一机会同去做工——人人平等; ④衣食无侵夺暴掠——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⑤劳工阶级武器在手,掉转枪头——暴力革命; ⑥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消灭资产阶级;

⑦劳工阶级联合全世界同胞——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⑧民族自决,实现欧洲联邦,世界联邦——民族解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何其相似,可以说,作者正是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之后,才获得了科学的世界观、

7、在当时的情况下,李大钊写这样一篇文章,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知识分子以笔为武器,唤醒世人,努力促成社会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散文传达作者的心灵之声,映现作者的人格、修养、抱负;作家的思想境界是散文的灵魂;作家思想境界的高低决定了散文品位的高低。作者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开阔的视野,

2




张家川一中集体备课教学案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有着高屋建瓴的态势,以全世界的、人类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问题,所以能作出宏观的前瞻,发出超前的预言。本文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宣传性的诸种特点,文中看不到作者的个人喜好、独特趣味看到的是作者兼济天下的喜好和趣味。

8、读了本文,我们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应该获得怎么的认识?

1)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历史可能会有曲折阶段,有黑暗时期,但那只是暂时的,总的还是朝着进步方向发展的;

2)人生需要创造,富有创造性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社会需要创造,富有创造性的社会才是发展的社会,民族需要创造,富具有创造性的民族才是优秀的民族。

3)在当今充满竞争的全球环境和社会中,创造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我们中国人时时处处都要有创风气之先的思想和行动;

4)要在创造新事物、新精神、新形象的同时,清除坏的恶的、因循保旧的、腐败黑暗的种种势力、习惯、事物,要有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5)要有全球的眼光和长远的历史眼光,用一种开放的、前瞻性的视野来看待本国的社会发展形势,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应当深入一层,高别人一层。 五、鉴赏技巧

1、语言:有力度有气势,有哲理有概括力。举例说明。 2、理情: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理兼备。试作分析。 四、考点专项讲析·归纳散文的主旨 (参见《高效课堂》P44

课后练习

完成《课时跟踪监测》(十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12ce8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