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两袖清风

2022-12-22 21: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8两袖清风》,欢迎阅读!
两袖清风

《两袖清风》教学反思

《两袖清风》这篇课文讲的是于谦做官清廉的故事:于谦在作为地方官进京接受考察时,不向上司送礼也不为手下人的劝说所动坚持只带百姓的疾苦和关于自己的治理方案进京,并以“两袖清风”表明自己的做人准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于谦清白做人清白为官的高尚情操。由于本课的人物对话较多,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教学时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1.读与思相结合。

在教学《两袖清风》时,我让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初读课文后,先要求学生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于谦为什么先让学生看看自己的衣袖里面有什么,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2.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在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训练。中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特点,联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读与演相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中年级的课文大多是情景并茂的佳作,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表演课文的环节,学生把于谦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贪官祸国殃民,贪婪成性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教学效

4读与写相结合.

上完课后,我还积极引到学生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体会,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写的《昨晚,我梦见了于谦》这篇日记明确表示自己长大以后要做像于谦那样的人,并且引用古人的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利害趋避之。”来表明自己的坚强决心。这就真正收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539111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