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一)

2022-04-20 21:1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一)》,欢迎阅读!
评点,水浒,理论,价值,金圣叹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

【内容提要】

文章抓住《水浒传》评点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以宏观视角梳理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从文本虚幻特性的深层奠基、创作根本规律的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理论的深入聚焦三个方面探讨其价值和意义。【关键词】金圣叹;《水浒》评点;理论价值文学不但需要批评引导阅读,仰仗批评深入地揭示其艺术价值,同时还需要通过批评进行理论建构,以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创作实践。金圣叹《水浒》评点(以下简称金批”)即在作品批评和理论创造两个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在当时成为我国小说理论发展的里程碑,而且当前仍然具有阐发的理论空间和现实意义。本文即着重探讨金批的主要理论建树及其宝贵价值。 一、因文生事——文本虚幻特性的深层奠基

金批表面上虽然缺乏严整的文本样式和系统的逻辑结构,但其思想光芒却并不因此逊色。金圣叹独具慧眼,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相比较,认为《水浒传》已从史传的樊笼里脱颖而出,不再依托历史(史事和史传)而成为完全独立的存在。金圣叹敏锐地发现并准确地抓住了小说的虚幻文本特性。

()史书以文运事。从时间流程来看,必须先有曾经发生过的真人真事,然后才有专门记述史实的著作;从内容联系来看,则后者是对前者的记录与摹写,并以前者为绝对参照。因此,评判史书的标准是真实它要求史记必须与曾经发生过的人、事、情、景如合符契,不能随意虚构,即史书之仅能充当史实之的工具。如司马迁《史记》所写之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都应当被视为实有,即曾经真确地发生过。 因此,《三国演义》以史书为基本依托,在历史的基础上丰富与拓展,一方面作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产生着巨大的审美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历史从庙堂走向了民间,使庄重的历史通俗化成为其重要功能之一。虽然小说中或有虚构的成分,但作者和读者并未自觉地意识到其中的虚妄,如左慈、于吉、管辂等带有神秘色彩和超凡能力的人物,这些本届于非人间的虚幻形式,则仍被视为真实的存在,故《三国》有所谓七实三虚之说。据史演义,强调的是故事本身,是对史迹(史记)进行的丰富、润色与重构,以写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但也正因如此,小说不可避免地由史书之记事转向了写人这个重心。金圣叹指出史书以文运事,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反面确立了小说艺术的本质特征。

()《水浒》因文生事。这是金圣叹从正面确立小说本质的一个重要命题。金圣叹认为,小说与史书有根本区别,它的基本方式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皆由我。创作小说之目的,重点不在讲述故事,而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金批第三十三回评:“(作者)胸中自有一篇绝妙文字……特无所附丽,则不能以空中抒写,故不得已旁托古人生死离合之事,借题作文。彼其意期于后人见吾之文而止,初不取古人之事得吾文而见也。明确指出,小说重点在文,事为文料,而且先有文、后有事。与史书相较,小说中文与事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即文为主,事为宾,不是文表现事,而是事展示文。

金圣叹之因文生事,强调的是小说本体的虚幻特性。就人物而言,从《水浒》开头所言梁山英雄乃天罡地煞下界之虚幻预设与夫《三国演义》之历史分合规律引出《三国志平话》以因果报应解释显示着本质的区别。从不管佛教、道教还是历史循环论的观念而言,虽然三者都属于对人物命运的超验解释,但有一点需特别注意,即《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都是先有史事后有解释,《水浒》与金批则异于此,它是先预设而后发生,在深层体现着由心生的观念。金圣叹立足《水浒》实际,把原来带有反映色彩的文本态势扭向了表现的理论方向。那么,《水浒传》的创作虽有史的因由,即实事真人的依托,但更重要的是凭空杜撰。长篇巨制未必即是对已逝去的真人实事的追踪摹写,而是一种意识(即语言)的运作与展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9c53f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