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敷浅原见桃花翻译赏析

2022-08-22 08: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敷浅原见桃花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赏析,桃花,翻译

古诗敷浅原见桃花翻译赏析

《敷浅原见桃花》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刘次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前言】 《敷浅原见桃花》是南宋刘次庄的一首七言绝句,为即景之作,体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 桃花凋谢飘散本为常情、常景,作者却能写出一个新境界,让和泥的花瓣随飞燕登上画梁边,令人惊喜。全诗笔调明丽,情韵悟适,布局精巧,观察细腻,联想自然,颇堪玩味。 【注释】 敷浅原:古地名,《尚书·禹贡》已有记载,但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则历来有异说,不过,都认为在今江西境内。一说在今江西德安县南,一说在今星子县,一说是指庐山。 ②碎红:指桃花的落瓣。 逐:被水冲走。 ④画梁:有彩绘的屋梁。燕子筑巢于梁上,故云。也有版本记为“杏园”:指庐山董奉杏林遗迹。 【翻译】 那雨痕风暴的季节里,桃花身不由己,纷纷离开枝头,和着雨水一个劲儿地往下落。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仿佛要随那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尽管力不从心,委落尘土,也依然芳香如故。不知何处飞来一对轻盈的小燕子,它们穿花拂水、贴地争飞,衔得几片桃花瓣,相依相并把它带到彩绘屋梁的偏西处。 【鉴赏】 “敷浅原”是古地名,说法不同,一说即今江西庐山;一说是庐山东南的平原,在今江西星子县境;一说又名“博阳山”,在今江西德安县南。这些都无关紧要的,总之,是在江西境内。刘次庄当过江西漕使,这首七言绝句

1


很可能便是他在江西漕使任上时,于敷浅原见桃花而作。 诗人在敷浅原所见的桃花,并非阳春烟景中盛开之花,而是花期已尽时的落花。落花总是报告着春将归去的消息,因此诗人看花时节当是暮春。春去花落,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的笔下,或则描写惜花、怜花的心肠,或则发抒惜春、伤春的感情,情调多是低回凄婉、哀怨悲切的。然而刘熙载说:“诗要避俗,更要避熟。《艺概·诗概》)诗人在这里即一反常情,自出心裁,生动地表现了暮春残红的另一番风韵。 二句的描写很精彩。在那“雨横风狂三月暮”的季节里,桃花身不由己,纷纷离开枝头,和着雨水一个劲儿地往下落,所以说“桃花雨”这是从李贺诗“桃花乱落如红雨”句化出。待雨过天晴、清风徐来时,那些花瓣(碎红)又都被风扶起,飘拂纷飞,蒙蒙乱扑行人面,来与人亲近,逗人喜爱,妩媚之极,动人之极。舞罢以后,才悠悠下坠,“半逐溪流半染泥”——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仿佛要随那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尽管力不从心,委落尘土,也依然芳香如故。把落花写得极有血肉,极富灵性。 上面两句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狼藉残红景象描绘得鲜艳耀目,而又情趣盎然,落花景致已写足,下面二句,表面上山穷水尽、难以为继了,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又另辟新境,使那桃花获得了如此际遇:“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意思是,不知何处飞来一对轻盈的小燕子,它们穿花拂水、贴地争飞,衔得几片桃花瓣,相依相并把它带到彩绘屋梁的偏西处。十分传神入妙。 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



2


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这首景色如绘的小诗,构思奇巧,诗笔明丽,情韵恬适,充分体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

---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a6e70b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