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书报告

2023-03-05 21:2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娱乐至死读书报告》,欢迎阅读!
至死,报告,读书,娱乐

今天你娱乐了吗?

——《娱乐至死》读书报告

在《理解大众文化》这门课程中我们知道所谓的大众文化即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类文化。包括文化产品、文化现象、文化行为等,涵盖了广播影视、报刊书籍、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商业化的推进,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而娱乐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我们又应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它们呢?

首先,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媒介即隐喻。正如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涵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

古人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华露浓”。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娱乐至死》一书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而在率先进入工业时代的欧洲,印刷机的广泛使用大大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十七世纪,当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时,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书籍和印刷技术。美洲的第一台印刷机诞生1638年的哈佛大学,欧洲殖民者通过控制书籍,报纸等传播宗教思想和价值观念,以便于帝国的统治。在美国独立之前,印刷术已经传播到了美国的各个地区,印刷品也广泛传播在各类人群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没有阶级之分的、生机勃勃的阅读文化。

在这学期我也选了《<论美国的民主>与美国的政治文化》这门通识课,这是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游历刚刚经历了自由市场革命、西部扩展、以及杰克逊民主的快速发展的美国后写下的关于美国民主的一部作品。托克维尔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事实:“在美国,各党派之间不是通过写书来反驳对方的观点,而是通过散发小册子,这些小册子以惊人的速度在一天之内迅速传播,而后消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印刷术在信息传播方面的重要性。

出版于1704年的《波士顿新闻信札》是第一份连续发行的美洲报纸。这是美国人第一次涉足报纸,此后各类报纸层出不穷。他们甚至提出报纸是知识的源泉,是现代人每一次对话的灵感来源。因此谁控制了报纸谁也就控制了人们信息的来源。与报纸同时兴起的就是演讲和演讲厅的普及。在美国的15个州中有3000多个演讲厅,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演讲厅,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劳作了一天后都不约而同选择进入演讲厅听讲座,领略先进的思想文化。那时的演讲者和听众都习惯于充满书卷气的演讲,在那种喧闹的社交场所,除了语言,演讲者无所奉献,听众也无所期盼。而所有的这些都推动了纸质文化的传播。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那时没有电影可看,没有广播可听,没有图片展可参观,也没有唱片可放。那时更没有电视,公众事务是通过印刷品来组织和表达的。可以说印刷术控制了当时人们所有的话语权。

当然波兹曼花这么多笔触写印刷术的重要性及其对美国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梳理一下美国的印刷文化史。如果我们将其和八十年代的美国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书面文字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1819世纪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深深扎根于铅字的传统,其论点和表现形式是倾向理性的,具有意味深长的实质内容。典型的比如牧师和律师行


业,美国的宗教思想和组织被一种质朴、博学的话语形式统治着,牧师的工作是严肃而认真的,纸质信息的传达也增添了一份正式性。而这正是今天的宗教生活所缺少的。在以印刷品为基础的文化中,美国及各州都有一部明文的宪法,法律条文的制定非常明确严格,这要求律师必须具有开明、理性和清晰的头脑和超过常人的读写能力,因为理性思维是判断法律事宜的主要依据。两个世纪以来,国人用白纸黑字来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创造文学和宣扬宗教。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才得以跻身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而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电气时的到来,电报、电视等新兴事物不断威胁纸质文化的统治地位。波兹曼将这个时代称作“娱乐业时代”。新闻的形式像口号,容易被记住,也容易被忘记。由于插图和照片的大量使用,新闻的语言变得不连贯,图像的中心地位削弱了对于信息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看”取代了“读”而成为人们进行判断的基础。但要认识到图像和声音是稍纵即逝的,它缺乏一种庄重因而并不会像一部经典名著对你产生深远的影响。

波兹曼指出,电视已经成为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公众感兴趣的话题都已经彻底地融入了一种娱乐的声音。可以说在美国的电视里娱乐无处不在。人们热爱美国的电视而不是美国本身。与此同时,娱乐化带来的后果就是美国的道德和政治威信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大下降了。

广告恐怕也是电视节目中一大特色吧。在当时就连很多人都讨厌的电视广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来迎合人们对视觉的需求。这让我不禁想起当代中国的一个笑话:“请不要在广告中间插播电视节目。不得不承认现在我们的电视屏幕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广告,也许我们来不及好好思考,只有被动的接受。明星代言也蔚然成风,但现实却是不少假冒伪劣产品通过名人效应赚的盆满钵满。如最近的“毒胶囊”事件中舆论除了炮轰制药企业和行政监管方之外,还对为众多有毒胶囊产品代言的明星提出了质疑。包括孙红雷、张丰毅、陈建斌、林永健等9位明星,被披露了收受的高昂代言费。还有一些所谓的保健食品也借助夸张的广告大行其道。与此同时,电视上各类娱乐节目层出不穷,要说“快乐女生”“中国达人秀”“星光大道”等选秀节目至少为普通人提供了一展才华的舞台,那么“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在我眼里却无非是一些青年男女的自娱自乐。我对于那些人通过简单的交谈和比较就可以确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是持怀疑态度的。而一些娱乐节目如《康熙来了》等为了收视率已经突破了娱乐的底线,完全不顾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当然有不少无聊之极的娱乐节目获得了不少人的热烈追捧,企业和电视台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这些节目传达的信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加强科学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建设,虽然政府出台了“限娱令”等措施,但要想在全社会树立一股积极向上的文化新风可谓是任重道远。

1900年电视诞生至今不过百年,在那张壮阔无比的“电视”屏幕上它已将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的“杂耍”。为此,波兹曼提醒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不是耸人听闻,反思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这些话语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面对80年代的美国,尼尔·波兹曼完成了《娱乐至死》一书,但我通读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db2249eff9aef8951e06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