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对学业的影响

2023-01-18 15:2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对学业的影响》,欢迎阅读!
偏差,认知,学业,影响,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对学业的影响

摘要:学业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成绩测评的主要指标,对大学生的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认知者与被认知者通常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就是社会认知偏差。本论文主要利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对影响学业的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了大学生认知偏差对学业影响的相关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学业;影响

1.引言

学业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成绩测评的主要指标[1]。当人们在认知他人,并给他人生成印象时,在认知主体与客体再加上环境的作用下,社会认知通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偏差。大学生处在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接过渡的环境里,从单纯的学生时代慢慢走向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3]。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偏差,以其产生原因众多、影响程度之大以及自身特殊性,更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调查结果

对调查者一系列测试社会认知偏差的题目,选择一个代表性的题目用作参考: 当你和一个人初次见面时你的反应是:

2.2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影响大学生的学业的因素有很多,在大学生基本条件方面,有性别方面的因素、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等;在主观因素方面,有大学生对于学业的自身追求、目标设置等;在客观因素方面,有专业学习兴趣、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学校管理方面等因素。

在有关社会认知偏差的调查中,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够做到较为客观,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出现了偏差。总体来看,情况较为乐观,但其中对于社会认知偏差概念的缺失和了解的缺位,以及部分学生出现了认知偏差的情况,都需要我们引起重视,进行研究 3.学业及其影响因素 3.1学业重要性

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倡导个性教育和素质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大学生学业的界定单单依靠学业成绩来体现的情况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这当前的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将大学生学业不能将学业成绩来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更需要用大学生个体在学业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满足感和其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能力来作为辅助衡量标准。 3.2学业的影响因素的界定

影响大学生的学业的因素有很多,在大学生个人基本条件上,有性别因素、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等;在主观因素上,有大学生对于学业的自身追求、目标设置等;在客观因素上,有专业学习兴趣、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学校管理方面等因素。

4.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


4.1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社会认知,它主要是对自我的探讨、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看待方式。个体行为的基础是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认知做出的评判结果可以通过个体的社会认知体现出来。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认知者与被认知者通常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就是社会认知偏差。 4.2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

4.2.1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概述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目前正处于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过渡的环境中,从比较简单的学生时代向更为复杂的社会走去。各种各样的主管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偏差,然后产生的一些不真实的信息会给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判断时产生错误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判断的失误,影响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偏差,由于其产生原因众多、影响程度很大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更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 4.2.2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表现

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肤浅性和片面性

由于目前大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所以他们对于看待一些事物往往只注重其表面,或者是比较片面地看待事物,通常会把自己作为中心,流于表面和错误归因。

2)单一性和僵直性

由于大学生长期处在校园之中,其认知的结构也会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避免不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带有单一性和僵直性。 3)盲目性和偏激性

在当代不断进步的社会体系中,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会受到社会观念以及社会潮流的冲击,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出现盲目性和偏激性,产生一些盲目从众心理和一些极端的思维。

4.2.3纠正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方法

1)对大学生的认知偏差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2)引导他们纠正社会认知偏差,使其形成正常的认知习惯 3)拓展心理健康教育

4)社会规范制约,营造社会参与氛围 4.3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对学业的影响

对于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优秀的学业成绩不仅是大学的重要要求,也是大学生自己的能力体现和价值追求,同时更是大学生未来进行学术上的深入研究以及走向职场很重要的基础。各种各样的主管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偏差,然后产生的一些不真实的信息会给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判断时产生错误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判断的失误,影响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影响其学业。从心理方面来看,社会认知的偏差是造成大学生交往障碍的最主要因素。

4.3.1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对学业的影响的表现形式

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人都会有社会认知偏差,而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中,社会认知偏差就更加明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其所处的时期使得其社会认知偏见较为突出。其中影响较大而又十分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主要有: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4)刻板印象 5)投射效应

4.3.2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对学业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1)用发展与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学业 2)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学业

3)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尤其是重视个性的原则 4)克服主观心理因素对社会认知偏差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284.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42129.

[3]季朋,陈晓东.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fa888b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