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回乡偶书》的诗词的意思古代诗词】回乡偶书第四句虽写什么

2023-03-02 19:0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释《回乡偶书》的诗词的意思古代诗词】回乡偶书第四句虽写什么》,欢迎阅读!
回乡,古代诗词,诗词,意思,解释

【解《回》的诗词的意思古代诗词】回

第四句虽写

回乡偶书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回乡偶书》,本题共两首,本篇是第一首.贺知章于天宝三年请求为道士,辞官还乡,时年八十有余.本诗当写于此时.

鬓毛衰: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鬓毛,长在耳朵前边的头发.,.

【古诗今译】

年轻少壮、风华正茂的时候离开家乡,年事老迈之时才回来;今日返归,虽然言语中还依然保留着往日那浓浓的家乡口音,但是两鬓的头发却已经变得稀疏衰败.乡里的孩子们不知道我是一位归乡寻根的老,把我当成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了起来,有个孩子竟然还笑着问:爷爷,您这是从哪儿来呀?”

诗人贺知章于天宝三年(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年已八十六岁高龄,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春秋了.人生轮转,世事沧桑,心头自然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同时也表露了诗情来自于生活、发之于心底的一层意思.

这首诗写于初回故里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自然不会平静:当年离家之时,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今日归来之际,老迈年高,发疏落,不禁感慨多多.首句用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句中对比,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坏.次句以鬓毛衰


顶承上句,具体写出了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能否被故乡认得之担忧,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之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画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悠远,绵长,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217683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