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

2022-06-29 23:2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欢迎阅读!
高中生,压力,调查,心理,分析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

要:高中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和生理变化的重要时期,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方面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理性认识自我,树立积极人生观,并采取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他们敢于直面挫折,勇于迎接挑战,在各类活动中慢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轻松从容地面对高中学习生活。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虽然我国在最近几年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在很多学生、家长、教师的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最近几年,社会舆论过分地渲染了高考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步入高中校园之后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调查目的

对于当下高中生来说,压力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来自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以及学生自己的压力,已压得现在的高中生快“喘不过气来了”。随着高考的临近,压力也越来越大。那么,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来减轻当代高中生的压力呢?为此进行了此项调查,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让同学深入了解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形成的原因; 2)让同学们用积极地心态来对待心理压力; 3)让同学们了解减压的方法、途径;

4)使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愉快、能更好地处理与同学、父母、老师之间的关;

5)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关于心理压力的时候,能主动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在全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共发放问卷150份,并全部回收。为了解学生更多的想法,我们又结合访谈调查和心理辅导室的个别辅导记录,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三、结果分析

1.三个年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情况分析

我们首先对三个年级的学生压力来源进行数据统计,在这项调查中,关于压力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家庭关系、学习劳累、其他,调查结果如下:


从数据上显示高一的学生受家庭影响较大,占50%的高比例,高二是47%,没有多大变化,但到了高三已经下降,只有30%,大概是受高考的影响,学业压力明显上升,高达63%。高二的学生,正处于高一、高三的过渡期,压力来自家庭、学习的比重比较均衡。但纵观三个年级,来自家庭的压力都还是比较高的,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盼,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度关注无疑是主要的压力源。

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访谈,从访谈的结果来分析,高一的一部分同学因为刚升入高中,家长的期望普遍比较高,而且会比初中阶段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对孩子的约束比较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占据大部分时间,产生巨大的压力感。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在三个年级中因为家庭不和睦带来的压力比重还是很高的,家庭关系处理不当会给子女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学习没有动力,甚至有的学生还出现轻生的念头。心理辅导室接待过的来访学生也有大部分同学因为家庭关系紧张而感到烦恼。 2.三个年级学生对压力与失败的态度

面对压力或者失败,三个年级的学生又是如何对待的呢?这是我们调查中的第二项内容,其结果显现如下: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高一学生能很好的面对压力、失败,在三个年级中比例最高,这可能与他们刚刚进入新环境,有较强的自信心,并有改变的愿望相关。50%的高二学生也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心理压力、失败,但仍然有27%的学生采取麻木和自弃的态度,这可能由于经历了一些失败以后,使得学生高二以后失去信心,让我们不由地对学生面对压力麻木的态度感到担忧,也可能由于这种态度的产生,也导致了在学习上破罐子破摔,以致高三的时候这部分学生失去拼劲。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高三有40%的同学在面对压力和失败的时候,能够积极去应对与解决,除了6%已经麻木,17%选择了放弃,另有37%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这部分学生面对失败、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不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成为压力和失败的傀儡。在心理辅导室接待的来访者中就有这样的案例,这位高三男生一直以来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都较好,但因为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心中又有想上较好的大学的想法,形成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由此对学习产生恐惧而躲避回家,不愿到学校去,由此造成抑郁、焦虑、恐惧情绪交错在一起。 四、缓解高中生心理压力措施

1.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可以针对自我意识培养做一堂专门的演讲课。笔者在这个方面就进行过尝试,首先让同学们自己回答,他们有多么喜欢现在的自己,但是从同学们回答上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觉得自己的缺点比优点多,普遍都存在自卑的心理。所以在课上我就让这些学生自己阐述一下如何能够改变自己的缺点。而且在课后我还注意关注这些学生,让他们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是优秀的,在学习中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从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2.联合其他学科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就采用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方式,当所学的课程能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讲授时,教师都会在班级选择几名同学模拟对应的情境。从学生们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积极性都比较高。而且,这种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无形中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结语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应对方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基本观点是:有些应对方式保护个体不受压力生活事件的伤害,而另一些应对方式使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而,探讨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特点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袁洪林。积极教育让学生享受别样的爱[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3)。 [2]唐炜玮。积极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302)。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792d2a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