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种学习动机理论的评析

2023-02-18 03:2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四种学习动机理论的评析》,欢迎阅读!
评析,动机,理论,学习

对四种学习动机理论的评析

学习动机理论是心理学分支教育理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关乎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发挥作用,对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果也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动机理论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社会学习理论、情绪性学习理论、行为动机理论和认知动机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基本观点是,人是一个被社会环境影响的有机整体,他的行为是受外界刺激和社会环境影响而发展的。荣格认为,行为是对社会环境的反映,人性深处存在着一种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学习态度”,这就是社会学习”的概念。

情绪性学习理论(Affective Learning Theory)的基本观点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学习,这种学习与认知无关,而是以感情或态度为基础的学习。情绪性学习主要是对学习情境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会影响学习的动机,促进学习的持久性和激励性。情绪性学习主要是以积极的情感来激励学习,可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行为动机理论(Behavioral Motivation Theory)的基本观点是按照建立了特定奖励与处罚机制的要求,通过对学习者进行激励和 制约来调节学习行为,通过反复操练、报酬或惩罚等方式,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一理论认为,通过反复的正面和负面的奖励刺激,可以调节和控制学习者的行为,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它基于对人的行为本质的分析,以得到回报的可能性来引导和影响学习者的行为。

认知动机理论(Cognitive Motivation Theory)更加重视学习者主观意义上的情感、态度和需求,它强调学习者主观意识认识活动中所包括的学习动机,重点在于探讨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以及学习者在同一阶段中对学习的态度和需求。它特别重视学习者的心理行为的本质,倾向于从学习者的内心出发,研究学习者内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综上所述,四种学习动机理论都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和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8d2f84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