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2022-07-08 00:0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草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欢迎阅读!
课时,教学设计,草原

《草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表达的情感。 3、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歌曲、图片等),感受草原的美。

2、采用读悟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 四、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利用百度搜索相关教学资源,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草原的风光美。

1、导入: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大草原,草原旖旎的风光不仅让作者陶醉,也让我们读者陶醉了,同学们还想重温这美丽的风光吗?

2、欣赏草原风光旖旎的视频。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朗读品析,感受草原的“辽阔”美、“寂静”美。

1、引语:草原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草原的美也远远不止我们在图片中所看到的这些,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第二自然段,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草原的美? 2、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美。 *PPT出示句子:“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①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草原非常辽阔。 ②指导学生理解“洒脱”

*“洒脱”可以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从那里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③指导朗读句子,读出草原的辽阔美。

4、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寂静”美。 *PPT出示:“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①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草原非常寂静。 ②指导朗读句子,读出草原的寂静美。

(设计意图: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并通过感情朗读来升华学生对句意的体会。


(三)品读悟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1、引语:草原风光旖旎,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让人难忘,车在辽阔的草原走了一百五十华里了,此时此刻,我们就要和蒙古同胞见面了,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感到激动。 2、体会“激动”。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激动之情? 3、结合学生汇报指导学生重点体会以下句子: ①“河!(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时的惊喜之情,因为有河附近就有人家,说明访问的目的地快到了。

②“快了,快到了!(短促的语气,强烈的语调,表达出作者想见到蒙古同胞的渴望之情。 4、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

①思考: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哪个?(热情好客) ②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热情好客”

3、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根据学生汇报,老师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4、同学们试试看,如果在它们前面加些词语,是不是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呢?

PPT出示: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②这些词语应该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③根据学生汇报完善板书: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5、品读“热情迎接”,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你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草原人们迎接客人的热情? *根据学生汇报,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以下句子。 PPT出示:“忽然,像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从什么地方看出草原人们的热情?(男女老少都来迎接客人,而且人数众多,可见主人的热情。

*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比喻合适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前来迎接我们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形象地写出了迎接我们的队伍人数众多,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蜿蜒飞施在碧绿的草原上,就像一条美丽的彩虹。 ②“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来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可见主人的热情好客。 ③“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你从这句子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迎接客人时激动场面。

*你能仿照这个句子来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吗?(指导学生仿写句子) *深读悟情。请学生朗诵相关句子,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6、品读“激情相见”,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同学们能想像一下,他们相见又是怎样的情景吗?(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 ②蒙古族语言我们听得懂吗?(听不懂。这阻碍了我们的交流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

③感情朗读,读出相见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品读“盛情款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热情的草原人民用什么来款待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②除了吃和喝的,还有什么?(唱歌,以歌助兴) ③指导学生重点品读句子:“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


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进一步感受蒙汉两族浓厚的感情。 ④有感情地朗读。 9、走进“尽情联欢”,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草原人民既热情好客,又能歌善舞,联欢节目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你知道他们有哪些联欢项目吗?(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

ppt展示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相关图片。

③并随机指导学生理解:套马、摔跤是蒙古同胞最喜爱的民族传统节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同胞力与美的展示。 10“深情话别”,感悟蒙汉情深。

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两族人民愿意分离吗? ②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③此时的人民的心情正如这句诗所表达一样,PPT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④学生朗诵这句诗句。

⑤轻声播放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引导学生谈话: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以五个“情”为抓手,组织学生通过品读,领悟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去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1、总结: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依依不舍是因为我们蒙汉兄弟情深;我们难舍难分是因我们蒙汉兄弟意长!我们团结是源于我们共同对祖国妈妈的爱! 2、集体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教学。

(设计意图:老师总结全文,回归课文主旨,并让学生伴着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在音乐的渲染下集体朗诵结尾诗句结束教学,升华感悟。

(五)板书设计。

天(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风光美 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草原(美) 羊(大白花)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人情美 盛情款待 (热情好客)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草原的风景美、体会草原人民的人情美。教学时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并通过感情朗读来升华学生对句意的体会。在引导学生体会草原人民人情美时以五个“情”为抓手,组织学生通过品读,领悟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去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b13e68bed5b9f3f80f1c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