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2023-04-12 21: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教师,怎样,学习

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做课题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而且,许多教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等。那么,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呢?

()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1、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学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 ,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2、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

(二)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

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1)课题名称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

4)研究的内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对象

7)研究步骤

8)研究保障

9)成果预测

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

11)经费预算

12)资料附录

准备阶段:

1、理论准备。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

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 、可行性进行论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cc7575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