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2022-05-19 08:20: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安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小学生,养成,习惯,方案,活动

小学生安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随着科学发展观确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中小学的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教育部非常重视安全工作,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师生平安高于一切的工作理念,发动全校师生,把学生安全工作融入到学校常规管理和教育实践之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在现有硬件条件上,突出抓好校园安全"建制、引导、熏陶、践行"四方面工作,全面深化安全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安全制度建设工作。

校园安全制度是小学生安全行为的准绳,是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保证。为此,农村小学要从"抓学校安全,就是抓学校教育质量;抓学校安全,就是抓学校和谐发展"的高度,去彻底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意义,认真吸取城区学校安全教育经验,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一套包括治安、消防、路队、食品安全、疾病防治、集体活动等一系列的适合于自己的、完整的安全制度与预案,为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积极搭建"家校安全信息平台",成立有家长在内的相关安全组织机构,实行安全"台帐销号制",严抓责任落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保证安全制度的刚性执行,全方位地督促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安全教育引导工作。

加强农村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引导工作,培养小学生主体的自觉自愿精神,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前提。学校一方面要坚持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设置专任或兼任教师上课,还定期举办法制讲座,从正面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基本的安全知识与生存技能教育。另一方面班上要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周会"等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安全活动,从侧面用"小品、故事、童谣、游戏"等形式,营造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化"氛围,在趣味中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引导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安全文化熏陶工作。

农村小学安全工作不能被动,要主动向上争取资金,加大人力、物力和财


力的投入,积极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网络。首先配合安全教材,办好学校安全板报、壁报、广播等,补充宣传国家有关的安全工作法律法规及安全防护自救知识;次在节假日、汛期、高温、秋冬干燥季节等特殊时段,给学生和家长及时发放《安全告知书》,进行安全友情提示;第三在校园易发事故地带,设立安全警示牌,如楼梯通道行走靠右、安全出入口标志等;最后利用学校围墙或各班教室墙壁,刷写安全标语、悬挂安全宣传画等内容,努力做好校园安全文化日常环节工作,让小学生时刻都身处浓郁的安全文化中,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熏染,天长日久地强化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安全示范践行工作。

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获取技能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农村小学学生安全行为水平,教师既要言行统一,做到安全行为自律,如"规范用电""遵守交通规"等,为小学生做出示范性的榜样,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逼真地创设各种环境,使学生践行安全行为。如"防震逃生""溺水救护"演习,让学生有模有样地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空旷地带,以及迅速地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秽物,并做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等,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救护技巧,加速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探索农村小学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工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又确实能够达到目的。近年来,我们的学校真正建设成了平安校园,学生都能够把安全牢记在心里,并内化成为行为与习惯,懂得以及做到了"自敲警钟,确保安全"的要求,创造了学校安全事故"0"发生的纪录。当然,我们还要继续高瞻远瞩,持之以恒地重视小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工作,用最佳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ea11e4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