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以物代物时

2022-04-25 10:31: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 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以物代物时》,欢迎阅读!
随笔,幼儿,产生,教育,游戏

教育随笔: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以物代物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新的替代物时,教师首先是个观察者,在幼儿的言行中观察该替代物的功用(注:当教师看不懂幼儿的行为或幼儿缺乏言行时,教师也可以询问者、伙伴者介入游戏)其次,教师是以鼓励者、分享者的角色介入。最后,教师是游戏替代物相互迁移,即幼儿游戏经验相互迁移的引导者。 案例:

成成在玩“超市”的游戏,只见她把以前超市当作“冰柜”的,带滑轮的货架上的饮料、冷饮和酸奶一一搬出来,放到超市的两扇门前,把那货架和收银台放在一起,师:“这个货架为什么放在这里?”幼:“这不是冰柜,是人们买东西时用的推车,如果东西买的多就用推车,这样就省力了!如果买的少,就用篮子。”师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办法真好!”然后在一旁看,这时,有人来买东西了,成成马上向顾客介绍:“你可以推车买,这样很省力,一次可以买许多。”顾客就推起车,把东西一样一样放进推车……

1.教师看到成成小朋友的行为,欲问又止,在访谈中了解到教师想问,是一种教育者为先的观念支配着自己,但想到今天的观察内容是幼儿替代物的使用情况,又想到她也许会出现新替代物,就不问了,后看见没有“替代物”,只有空的“货架”,就上去问了。教师在介入游戏时,已经不是盲目的介入,开始思考为什么介入,但考虑的主体仍是教师,教师在询问幼儿时,教师的角色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访谈中教师意识到,虽然是看不懂幼儿的行为,想到进行“了解”。但方法可多种多样,如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游戏,侧面问幼儿,如:物品怎么换位置?货架上为什么没有食品等等。

2.游戏开始,教师是以观察者的角色介入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是以询问者和鼓励者的角色介入游戏。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来表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时,教师仍以鼓励者、赞赏者的角色介入,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

因此,在新的替代物产生时,教师首先以观察者的角色介入(当观察受到阻碍时,可以以伙伴者的角色去了解幼儿的替代物),根据替代物的作用、功能,教师可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介入,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以支持者的角色去支持幼儿间的交往。同时,教师又是幼儿替代物产生的赞赏者和鼓励者。(其程度视幼儿个体差异而定)

在新的能促进游戏情节发展的替代物产生时,教师首先以观察者的角色介入,观察幼儿间的交往,能否将替代物迁移,推动情节的发展,其次,教师可以伙伴者、引导者、

1


支持者的角色介入,以伙伴去了解替代物。从而引导幼儿之间对替代物达成共识,以支持者的角色去支持幼儿间的交往。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其程度视幼儿个体差异而定,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1c0849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