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关于春天的诗句二: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精选

2022-05-07 14:1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朱熹关于春天的诗句二: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精选》,欢迎阅读!
二首,水亭,朱熹,诗句,其二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欣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识别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似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


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根本功夫到家,那么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


经过学习突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2ae20d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