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汉记

2022-09-02 07:16: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观汉记》,欢迎阅读!
东观汉记

东观汉记



东观汉记卷十八《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卷十八 传十三 卫飒

卫飒为桂阳太守,〔一〕凿山通道,列亭置驿。〔二〕六帖卷九 视事十年,征还。〔三〕飒到即引见,赐食于前。从吏二人,赐冠帻,钱人五千。范晔后汉书卷七六卫飒传李贤注 〔一〕 “卫飒”范晔后汉书卷七六有传。又见汪文台辑华峤后汉书卷二。

〔二〕 “列亭置驿”,此条初学记卷二四亦引,仅个别文字有异。

〔三〕 “视事十年,征还”,此二句原无,是据范晔后汉书卫飒传增补。姚本、聚珍本有此二句。据范 书,卫飒于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被征诣京师,欲以为少府,因被疾未拜,以桂阳太守归家。



茨充〔一〕

充字子河,宛人也。初举孝廉,之京师,同侣马死,充到前亭,辄舍车持马还相迎,乡里号之曰“一马两车茨子河”〔二〕范晔后汉书卷七六卫飒传李贤注

茨充为桂阳太守,〔三〕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

1




枲头缊着衣,民堕窳,少□履,〔四〕盛冬皆以火燎。〔五〕充令属县教民益种桑柘,养蚕桑织履,复令种纻麻,数年之间,人赖其利,〔六〕衣履温暖。〔七〕御览卷八二三

元和中,荆州刺史上言:“臣行部入长沙界,观者皆徒跣。臣问御佐曰:‘人无履亦苦之否?’御佐对曰:‘十二月盛寒时并多剖裂血出,燃火燎之,春温或浓溃。建武中,桂阳太守茨充教人种桑蚕,人得其利,至今江南颇知桑蚕织履,皆充之化也。”范晔后汉书卷七六卫飒传李贤注

〔一〕 “茨充”,范晔后汉书卷七六卫飒传附载其事。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八,但 “茨充”误作 “范充”

〔二〕 “乡里号之曰‘一马两车茨子河’,此条书钞卷一三九引作“茨充举孝廉,之京师,道杀一马,不能烦,不服假赁,充到前亭,辄舍车持马还相迎,乡里号之曰‘一马两车茨子河’。字句颇多歧异。“烦”字有误,“服”当作“复”

〔三〕 “茨充”,原讹作“范充” ,书钞卷三九引不误,今据改。

〔四〕 “□”“粗”字。方言卷四云:“屝、屦、粗,履也。……南楚江沔总谓之粗。”释名释衣服云:“荆州人曰●,丝、麻、韦、草,皆同名也。“●”与“粗”字同。

〔五〕 “盛冬皆以火燎”,此句下聚珍本有“足多剖裂”一句。 〔六〕 “人赖其利”“赖”字原误作“刺”,永乐大典卷一三一九四引同误,聚珍本不误。此句书钞卷三九引作“大赖其利”“赖”

2




字亦不误,今据校正。

〔七〕 “衣履温暖”,水经注卷三九引云:“茨充,字子何,为桂阳太守,民惰懒,少粗履,足多剖裂。充教作履。今江南知织履,皆充之教也。”此系括引。“子何”乃“子河”之误。齐民要术序云:“茨充为桂阳令,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贮衣。民惰窳,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种桑柘,养蚕织履,复令种纻麻,数年之间,大赖其利,衣履温暖。今江南知桑蚕织履,皆充之教也。”贾思勰所述疑即出东观汉记。“桂阳令”三字有误,当作“桂阳 太守”,范晔后汉书云茨充继卫飒之后任桂阳太守。如果为令,则不能有“充令属县”之事。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2c46a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