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一)

2022-09-17 12:0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回归自然(一)》,欢迎阅读!
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

摘要]回归自然,首先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承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统一;其次,回归自然要求以人的本性对待自然。自然的两重含义说明:回归自然不仅是生态伦理道德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回归自然,不仅意味着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守卫我们的心灵家园。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人性统一

自然,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外在的家,也是我们心灵的归宿。但现代人通常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来观察自然、理解自然、要求自然,将人类从自然中分隔出来,颠倒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于是看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与抗争,同时也遭遇着自身的精神危机。如果人类能够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超越种种利害关系的羁绊,以平等的目光审视自然,不执着于自我而回归自然,如此,不仅保护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守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人类中心主义萌芽于人的自我意识。近代工业社会以后,它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相对完备的理论形态,逐渐成为人类精神生活领域里的重要思潮,并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生态危机和人类精神危机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这种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破产。人类将自然置于控制和摧残的历史状态下,也使人类的心灵陷入焦虑、矛盾、纷乱、险恶的境地。人类开始反思人的行为和选择,


是人类中心主义开始受到质疑。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是价值评价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主张一切活动都是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人的利益服务,满足人的利益与需要。但是,实际上,人不可能是自然的主体。从自然与人的关系来看,自然为人提供了一个可供生存的环境,就此而言,人只是一个相对的主体,远非绝对的主体。 人类中心主义表现的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偏见,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基础是主、客二分法——主体是活动的源泉、中心、目的,自然作为客体则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实现主体计划的质料和工具。所以,实现人类主体性的冲动使人开始了征服自然之旅,建立起日益庞大和强有力的科学技术工业市场体系。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一味只想主宰统治自然,这势必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灾难。所以恩格斯不断地提醒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承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生物、物种在价值、道德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


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既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也要承认生物的乃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自然有其自身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来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 二、回归自然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回归自然,这不仅是生态伦理道德的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英文的Nature来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万物之道”(thecourseofthings,naturalcharacter)在词义上,自然和本性是同一个词。自然原先的意思不是自然界,而是如其本然。自是自己,非他因而自有;然是这样,或这样的状态,自然在此是指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本性就是自然万物的动变渊源”,在此,亚里斯多德指出,“本性含义就是自然物之本性和根据即存在本身的自然概念。但是在近现意义上,“自然一词词义重心发生了转移,自然主要指自然事物的总和”,自然界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本性含义被自然界的含义所代替,而伴随着自然一词本性含义的逐渐丧失,人的自然本性也逐渐被忽视乃至丧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33984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