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2022-09-22 12:01: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欢迎阅读!
文化内涵,中国,礼仪,传统,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作者:刘悦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3

摘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传统礼仪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精髓之一。礼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公正的秩序的制度,礼仪的约束力大到国家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小到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式上。中国的礼仪文化长久以来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常以君子尊称知行合一的有礼之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与社会观念产生分化,我们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面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本文就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与发展状况,以及通过礼仪折射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分析。 关键词:礼仪文化的内涵;发展状况;文化价值与作用 一、礼仪文化的发展状况

《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 最早的起源与祭祀有关,它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古代最早记录有礼仪的内容体现在儒家学者整理而成的礼学专著――《周礼》、《仪礼》、《礼记》,在后期的发展中,清代秦蕙田在《五礼通考》中提出了五礼,即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礼仪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地丰富其内涵,礼与道德观念、伦理风俗相关联,渗透出更多的文化内涵与道德底蕴。从先秦时期,各朝各代的礼仪制度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之上,或者说,礼仪制度随着时代的不同加以修改,最终在各代形成有差异的礼制文化。但传统礼仪文化的根基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消失,相反,我国的礼仪文化具有连续性,礼在变化中坚固根基,在发展中沉淀精神。《周礼.春宫.大宫伯》中概括了五礼的具体作用――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诋,以凶礼事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中国古代以此五礼规范人们的行为,并对社会礼制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礼仪文化的内涵

根据中国古代礼仪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今礼仪的最初形式,从而正视历史,传承礼仪文化。 1.吉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是五礼之首。古人对于天灾人祸是难以承受的,再加之科学知识的匮乏,通常通过祭祀来寄托自己的心愿,祈祷通过祭祀获得福祉,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吉礼的主要内容有:祭祀天神,祭祀地袛,祭祀人鬼。不同的祭祀内容有不同的祭祀礼仪。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代已有祭天之礼,称为,祭祀之日是古代最为隆重的政治宗教活动,由皇帝和百官参加。在中国重农抑商的传统社会中,土地作为人们可以利用的最佳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5ddaa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