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教案

2022-04-16 03: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归去来兮辞 教案》,欢迎阅读!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 教案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有人用这句话来形容陶渊明的作品和他的人格。陶渊明所形成的独特的人生状态与精神对后来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归去来兮辞》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后来文人的作品里面也经常出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 ,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曾任职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三、【题解】本文分“序”和“辞”两节,“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表达了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之情。 通过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

四、预习检测 (一)通过翻译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 明确 三点理由: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 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五、学习课文 11)在第一段,作者是怎样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的?

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末句的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置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2)决意辞归之后,踏上归途,“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2、第二段写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境界? 分三层:抵家——室内——涉园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举家欢宴,其乐融融。“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喻义,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接下来四句,“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园日涉以成趣”到“抚孤松而盘桓”,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

这一段由路途写到家门,由家门到居室,再由居室到庭院,甚至目光远及。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的、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31)第三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①悦亲戚之情话—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②乐琴书以消忧—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③告余春及,有事西畴—与乡邻交往之乐;④窈窕寻壑,崎岖经丘—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2)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4、第四段,抒发怎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思想?

“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呢?“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从正反两方面,通过想象,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

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这是一种率真的抒发,是一种复杂的感慨,是一种包含正反深刻感受的深刻的体验。作者并没有自命清高,而是直抒胸臆。这种率真、愤激的抒发至少比有些士大夫的矫揉造作的谈玄说理更有意义。


六、找出全文含有一定喻义的景物描写,并说说喻义何在? 1、“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 2、“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印证做官本来无心。 3、“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表达对田园的留恋。

小结: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正如苏东坡所云:“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这种“委心任去留”的任真自得之意,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66da21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