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

2023-04-09 03:4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盈余管理》,欢迎阅读!
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政治动因

许多巨型企业、垄断企业为了避免受到过分关注,使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降低企业所受到的关注程度,防范因企业产生巨额利润而遭到公众舆论的压力和强力的监管。 (二)税收动因

企业在价格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抬高产品成本,降低税负。经实证研究发现,一些公司在价格上涨时仍然采用先进先出法,其原因是这些公司存货数量少,周转率高。 (三)首席执行官的变动

首席执行官在离职时,往往会使利润最大化,增加他们的奖金。

首席执行官在业绩非常差的时候,有两种盈余管理的做法。其一是通过盈余管理提高利润,避免自己被解雇的风险。其二是继续降低利润,为以后的利润提升打下基础。

新任首席执行官上任之后,一般会降低前任任期内的盈余,提升自己任期内的盈余。 (四)首次公开发行

我国法律要求公司连续三年盈利才能符合上市要求。公司为了上市, 很有可能操纵盈余,使得公司满足上市条件。

为了抬高股票价格,公司很有可能提高利润,给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五)向投资者传递信息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判断公司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股价很有可能根据披露的盈余信息涨跌。避免股价的大幅下跌,提高增发和配股价格。 (六)管理层获取薪酬奖金

股东会与管理层制定分红计划,以此激励管理层。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的奖金,进行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手段 (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

在我国的准则之中,只有少数例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不可以转回。一种利用减值准备的方法是资产发生减值时不计提减值准备,在需要调减利润的会计年度,一次性将以前年度并没有计提的减值准备一次性计提,从而使得当期利润减少。另一种资产并没有发生减值企业违规计提减值准备,在需要会计利润调增的会计年度将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达到调增当期利润的目的。

(二)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来进行盈余管理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使用寿命、净残值等进行判断和选择,这些判断和选择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当期以及未来一定期间的利润,为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三)利用存货的计价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调节存货成本,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在通货膨胀的时期,尽管我国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但是在欧美国家,仍然有很多公司通过选择后进先出法来调减利润。

(四)利用会计确认来进行盈余管理

首先是收入的确认。通过收入的跨会计期间来实现。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确认收入时,必须满足与所有权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才能确认。“很可能”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管理层很有可能盈余管理的需求,在需要降低盈余的会计年度不确认收入,在盈余转移到需要提升盈余的年度。

其次是跨期确认费用损益。费用的可操作空间很大,当期损益可以留置到下一期再进行


确认,使得当期利润升高,后续会计期间的利润降低。在费用的资本化中大作文章,在需要调增利润的会计年度,将费用资本化,在需要调减盈余的会计年度,将大量应该资本化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盈余管理的其他技术方法

(一)债务重组、资产置换将给公司带来利润

在我国,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的利得是可以计入当期损益的。通过资产评估的方式,以认为提高所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此调增利润。这使得业绩较差的公司和债务负担严重的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调高利润。 (二)资产计量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充分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将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企业损益直接列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项,说明今后的上市公司业绩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企业无法通过自身活动控制的市场环境。通过将资产从历史成本模式转化为公允计量模式,资产的价值有可能大幅上升,如果准则没有相应规定改资产的升值不可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则可以据此提升利润。 (三)利用资金占用,调整利润

按照我国现有法规规定,企业之间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但实际情况是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拆借现象较为普遍,两者之间也难以严格区分。上市公司与关联公司发生资金占用的金额、收费标准混乱,这样上市公司利用资金占用的因素随意调整利润,而投资者无法对此合理性作出恰当的判断。 (四)委托或者合作投资

如果上市公司面临投资项目周期长、风险大等因素,则可将某一部分现金转移到母公司,以母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将投资风险全部转嫁到母公司头上,而将投资收益的回报确定为上市公司当年的利润。 (五)关联购销

关联交易包括有:低价购进原材料和高价销售产品等方式。不少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存在产、供、销及其他服务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市公司从母公司或者关联公司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原材料或者半成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和包装后,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母公司或者关联公司,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即使在市场不旺的情况下,母公司也会购买大量上市公司产品。 (六)资产租赁

许多上市公司的经营性资产甚至经营场所往往是采用租赁的方式从母公司租赁来的,此,这样就为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交易埋下了伏笔。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可以在租赁数量、租赁方式和租赁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整。有的时候,上市公司还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同时租赁给母公司的其他子公司,以分别转移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利润。 (七)承包经营或者托管经营。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对承包经营或者托管经营的规定和操作规范基本是一片空白,于是就给托管(承包)经营的操作者留下了大量的操作空间,上市公司完全可以利用承包经营或者托管经营来的利润进行操纵。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不善和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经常将不良资产承包(托管)给关联方,由关联方来承担亏损,上市公司可同时获得固定承包收益。同时,母公司将稳定的高获利能力的资产以低收益的形式委托给上市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并在委托协议中将较多的比较高的利润留在上市公司,直接增加上市公司利润,进行利润的操作

(八)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来对会计利润进行操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9b563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