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鹬蚌相争》有感

2023-03-16 15:05: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鹬蚌相争》有感》,欢迎阅读!
鹬蚌相争,有感

读《鹬蚌相争》有感

【第1篇】

最近,我重读了《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再次沉思鹬和蚌的悲剧,正应了孟子的那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蚌优哉游哉爬到河滩晒太阳,悠然得意,哪里意识到鹬的到来;鹬看到又肥又嫩的蚌,垂涎三尺,哪里会料到蚌的还击;它们僵持不下,互不让步的时分,哪里想得到渔翁的得利?假如它们在享乐时,能多想想潜在的危机,也不会成为渔夫的战利品。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班就有许多同学一心想着玩电脑游戏,模拟消遣节目中的游戏……课间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课上异想天开,心不在焉;作业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考试晕头转向,一塌糊涂。他们玩的时分是开心的,享乐的,和鹬蚌没有区分,遗忘了作为同学的责任,对学习缺少忧患意识,懊恼也就接踵而来:在学校怕老师批判,同学笑话;回家怕被父母骂,邻居问。以至于忧心忡忡,甚至厌学。这不正是典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

假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能早些意识到铺张时间的后果,就不会显现这样的局面。

今天,我们生活在经济兴旺、物质丰裕的时期,更应当多些忧患意识。切记:勿学鹬蚌,死于安乐;多点远虑,生于忧患。

1


【第2篇】

今天,我读了一个寓言故事——《鹬蚌相争》,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入道理。

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都是弱小的国家,秦国很想攻打赵国和燕国。可是,赵国国君却又想攻打燕国。

为了防止一场战乱,苏代来到赵国,替燕国游说惠文王,希望燕赵两国和好,反抗秦国。苏代见了惠文王,就说:您先别出兵,先听我讲个故事!

有一天,一只河蚌在河岸上晒太阳,正值晒得舒舒适服的时分,鹬鸟偷偷地靠近蚌。用尖尖的嘴去咬蚌的肉。蚌急忙合上嘴。鹬鸟说:我今天不让你下水,明天不让你下水,你就会变成一个死蚌。蚌不甘示弱地说:我一天不松开,明天也不松开,你就会饿死成一只死鹬了。一个渔农来了,轻轻松松的就把他俩抓走了。

惠文王听了就不出兵了,和燕国一起抵抗秦国。

读完这个故事后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假如自相残杀,他们的共同敌人就会有机可乘。假如两方和手攻打共同的敌人,敌人也就攻不破我们了,就可以一鼓作气毁灭敌人。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9e26ac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