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万能模板

2022-09-30 21:0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高考作文万能模板》,欢迎阅读!
万能,作文,语文,模板,高考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语文高考作文万能模板



记叙文类模板 模板解说

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样式。一篇成功的记叙文,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体现“记叙”性质。不管是记人或者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必须以事情为依托。所以,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2.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去。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干瘪,行文缺乏波澜。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一“背景”就是呈现人物、事件的舞台。所谓“背景”,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好的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氛围,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而且会使行文富有美感。另外,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塑造往往是靠几个细节来完成的。

3.要挖掘典型意义。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事必须具有一定典型性。考生要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是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挖掘出人与事中的典型意义。 模板图示

开头(引出事件,渲染气氛)——故事开端(平淡中蕴藏矛盾)——发展(矛盾产生,初起波澜)——高潮(矛盾尖锐,凸显人物性格)——结局(矛盾解决,风平浪静) 模板范文

忧与爱

江苏一考生

已是上海的深冬,砭人肌骨的寒冷。上海眼科医院外的灰色地面,枯叶软塌塌地浸在积水中,想必淅沥的冬雨定是下了一夜。(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事件,奠定了全文淡淡忧伤的情感基调。) 拽了父亲的手怏怏地走,父亲忧愁的目光像这锁了寒雾的深冬,迷蒙而凄恻。

来上海检查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在我看来一次检查眼压高是算不得什么的。而父亲的眉自那时起就没有舒展过。是谁强颜欢笑将那忧愁深掩?是谁一夜夜太息彻夜难眠?又是谁一次次欲言又止独品忧愁?(故事开端,交代父亲带“我”来上海检查眼睛。叙述中蕴藏矛盾。一连串的反问,父亲的忧愁昭然可见。)

“孩子,听话,去检查吧,要是真有问题,我们就可以早治疗,爸这心忧得慌哪!”于是,此刻我站在这里。

彤云密布,天空又“啪嗒啪嗒”落起雨来。灰湿的地面,冰冷的台阶,望着看不到头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为何父亲要站立一夜排队挂号,只为了挂到靠前的号码让自己的女儿早些检查,早点回家。

我不知道父亲是以怎样的姿势,或许就像个叫花子似的蹲着熬过这个落着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呵着手跺着脚来驱赶冬夜的酷寒;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排队的“黄牛”周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纵横的地铁和小路之间……

(故事发展,矛盾产生,初起波澜,恶劣的天气与父亲的辛苦、奔波形成对照。一组排比,突出了父亲为子女康复而不辞劳苦。)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我觉得以前的执拗近乎于可笑,那些因为检查而落下的高三功课没有资格称作牺牲。现在的我只想守着那份厚重于天地的父爱,尽快检查,将父亲的担忧溶解在这个冬日的清晨。

经过各种繁复的手续,漫长的等待,我紧紧攥住父亲,就好像离家的小船找到了停靠的码头,我们终于来到了测眼压室前。

父亲那融合着忧与爱的目光凝视着我,将我的泪一次次逼出,父亲那一夜未睡的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慈爱:“孩子,好好检查!” ……

外面的雨仍下个不停,父亲就这样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软塌塌的枯叶上放声大哭。(故事的高潮部分,凸显父亲的性格。细节描写,感人肺腑。这是巨大压力释放后的真情流露。)

我终于知道这是怎样的忧愁,怎样的父爱,才能让一个男人不顾众人眼光,在得知女儿平安后放声大哭,让郁结在心中的不安与忧虑如一泻千里的江水般排遣…… “爸,爸……”

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结尾画龙点睛,矛盾解决,女儿平安无事。“我”由衷体会到了父亲的“忧与爱”,揭示主题。)

阅卷评析

这是2012高考江苏卷的高考满分作文。该范文较好地体现了记叙文的基本模板。父亲陪女儿在雨中排队检查眼睛的寻常事在作者笔下渲染成一曲“忧与爱”的动人篇章,堪称记叙文的典范之作。文章非常注重背景的渲染和细节描写,故事主体部分运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自己的病情及父亲的担忧,深深抓住了读者的心,但是结尾却一切安好。这是一个巨大的反转,但是也正是在这个反转中,父爱得到了完全的释放,撼人心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bf8415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