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概念辨析

2022-12-08 04:2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概念辨析》,欢迎阅读!
校园,欺凌,辨析,暴力,概念

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概念辨析

摘要: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社会问题,因其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引起各国普遍关注,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概念方面入手,阐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便针对校园不同的攻击行为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更有效地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

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已引发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2016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为了响应《通知》要求,各地方学校纷纷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人们往往把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这两个概念混淆,从而使活动开展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厘清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学校落实《通知》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概念于上世纪 70 年代,挪威学者欧维斯(D.Olweus最早开始进行系统研究,之后,欧洲国家及北美等国家也相继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此概念的研究相对比较晚。随着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问题的日益凸显,20164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向全国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这是我国政府首次从国家层面出台的有关校园欺凌的文件,文件中首次提到校园欺凌的概念。20166月,李克强总理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要采取措施坚决遏制校园暴力这种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之后,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一度成为热门词,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在我国学术界和法律界都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结合学者研究及文件等资料,梳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概念如下:

校园欺凌是指一种发生在校园中,由于欺凌角色间存在力量关系不均衡,所引发的弱小者长期、持续遭受恶意欺负和凌辱(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强索欺凌、地位欺凌、应激性欺凌、性欺凌、网络欺凌等)的行为。 校园暴力指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攻击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

二、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区别与联系 1.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区别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施暴者、受害者、攻击行为、表现形式等方面,具体见表1

1.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区别

2.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联系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清二者概念,是有效治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只有对概念明确界定,才能在防治时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更有效地落实《通知》要求,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专项治理。


参考文献

[1]申素平 贾楠 法治视角下的校园欺凌概念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704),5-18

[2]张华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青少年校园暴力研究[J].现代交际,2017,(24),133+13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bfc29695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