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评课

2022-08-04 13:1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枫桥夜泊》评课》,欢迎阅读!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评课

《枫桥夜泊》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作品,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古诗教

各种的想法,曹老师牢牢抓住 “愁 ”字,在学生的读中说话中领悟,解开张继心中的愁。四、恰当使用多媒体在曹老师的这堂课中,合理恰当地使用

学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老师也往往会上成 “逐字逐句讲析 ”的理解课,了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范读时的配乐,感悟 “愁 ”时学生显得比较被动。曹老师选择上古诗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今天,曹老师打

破传统故事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一、教路清晰、重

感悟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而又流畅自然。从 “谈话导入 —了解作者 —初读古诗 —读懂诗句 —体会感情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渐渐进入诗中,再现了当时的情境,使学生能像诗人一样去 “看 ”、去 “听 ”、去 “体会 ”。在课外延伸时,曹老师在学生入情入境中把学生从 “愁 ”境中引出来,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把所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情境创设、合情合理曹老师在导入时以自己的照片及亲身经历使学生产生共鸣,说自己考试不如意时内心的感受,为后面做好铺垫,同时也拉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有,曹老师在解读古诗时,教师的范读,提问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让学生的想象更充分、更深刻地体会诗境。三、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曹老师不是把学生拘泥于自己的答案之中,而是允许学生不同的看法,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然后通过引导使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比如:作者张继为什么愁时?学生有



出示的画面,课外延伸时歌曲《壮志雄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五、巧设背

景介绍 “诗人为什么而愁 ”呢,曹老师用课件巧妙地加以设计,再加上老师深情的叙述,使学生仿佛亲眼目睹张继一路赶考的艰辛,也就更能感受诗

人归途中面对江枫渔火难以入睡的心情。 六、文道结合,愁出自强不息语文教学文道结合,我们现代文教学中,做得比较好,但是古诗教学中,我们平常的教学总留在诗意与诗境中。而曹老师充分利用一个 “愁 ”字,“愁 ”出了自强不息的品格,可见他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充分钻研和琢磨,并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教学构思。[两点建议:教师的言语还可以再简练些,熟练些。诗意诗境的理解和感受还可设计更具有层次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c442fc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