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我快乐教案

2022-03-20 16:4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使我快乐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快乐,读书

读书使我快乐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读书的爱好。

2、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3、培养学生感悟文章内容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猜谜:打一物)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书) 二、为什么读书?

1、课堂讨论:有人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五子登科”:多赚大票子, 住上好房子, 娶个美妻子,生个胖儿子,开上好车子。对此,你怎么看? 2、师归纳总结:

第一、读书可以给我们解惑。第二、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学习各种技能,使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第三、读书还可以使我们明白各种做人的道理,我们不能糊里糊涂的做人;读书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越学越明白道理,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 3、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

三、同学们存在的阅读习惯分析。

1、阅读的单一性。表现为同学们对作品内容、作家选择上的单一性。初中生在作品内容的选择上常为兴趣所左右,往往选择某一类自以为感兴趣的文章,如有的迷恋武侠小说,有的迷恋言情小说,有的喜爱文艺读物有的喜爱科普读物。他们在各自书籍的选择上呈单一性。

2阅读的盲目性。同学们的阅读常缺乏明确的健康的目的,他们对区别书的好坏优劣,缺乏鉴别能力、不善于根据个人文化程度选择深浅适宜的阅读材料。不少学生往往手边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哪种书最流行就读哪种书,甚至以看书为催眠的手段和消遣方式。还有从学生的整体看,学生阅读的书要么成人化,要么低幼,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但有些应该阅读的经典文学名著学生又不喜欢看.以上表明:学生在阅读方面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阅读的肤浅性。表现为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只注意故事情节的猎取,认为情节越曲折生动,越感到有趣入迷,较少注意作品的结构,修辞,文采;在阅读自然科学书籍时,只注意奇妙的结果和奇特的现象,不大重视逻辑推理和思路方法。学生看书往往求快、常常显得较粗糙,总希望一目了然,而不耐烦那些细微的分析和严密的论证。初中学生喜欢摘抄一些所谓的好词好句,名家名言、但他们往往抄完之后就算完成任务,不会经常拿出来读读,议议,将其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运用到实际中去。

4阅读的依赖性。学生的阅读自觉性不够,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动脑筋思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严密的哲理类的书籍感到乏味,对于这部分内容的阅读带有很大的依


赖性和被动性.他们需要依赖老师开出书目,并定期进行阅读检查测试,才会强迫自己看书.在家中学生也需父母的反复叮嘱,才会无奈地拿书阅读,而且往往是走马观花草草收场、这样的阅读效果可想而知.这些都体现出初中生在阅读上的依赖性.

四、怎样读书?

第一、培养爱读书的兴趣。爱好读书,是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也是关键。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但要注意,“好读书不求甚解”就中学生来说,不算是好话,我们权当是陶渊明个人偏激的看法。我最欣赏的读书名句:袁枚的——书非借不能读也;高尔基的——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第二、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人有个性差异,喜好也就有所不同。外向的人可能比较喜欢语言风格豪放的作品,内向的人可能比较喜欢语言风格婉约的作品。不论哪一种类型,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当你拿到一本书阅读时,能够很快进入文字,并产生联想、想象甚至创作的冲动欲,就可以断言:这书是适合于你的佳作

第三、学会多种阅读方法。1、品读法。2、摘读法。3、圈点法。4、析读法。5寻读法。

第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随时进行摘抄 2、做读书卡片

3、做好读书批注 4、写评论文章或者读书随笔 5、集中阅读与广泛阅读相结合 五、互动环节 规则:

师徒合作答题,答对一题将获得一次免于处罚的奖励。 1、东方药物巨典是那一部? 《本草纲目》

2、说说照片中的先生是谁?并根据人物猜猜左图是哪里?(鲁迅、浙江绍兴) 3、《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 的著名悲剧。(莎士比亚)

4、请按顺序说出这四幅图分别是四大名著中的哪四本书。 5、猜猜她是谁,我们读过她哪些作品?(两部即可) 6、说出文章《金色花》的作者 ,国家,代表作。

7、各举出带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成语 8、《童年》的作者是谁?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

9、()服()服 ()德()德 ()讹()讹 ()牙()牙 ()老()老 ()计()计 (答出5题即可) 10、“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六、读书名录小结语

最后,我把近代学者王国维的一段话送给每一个读书人,一起共勉:

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六、课外作业

谈谈你对读好书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e34cafb8f67c1cfad6b8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