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VB语句

2022-05-19 15:5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趣的VB语句》,欢迎阅读!
语句,有趣

有趣的VB语句(2号选手)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2014年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程序基本知识的第一课时。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语句等基础知识是程序设计的基础。本节除了要求学生对程序的构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赋值语句,注释语句,束语句等概念,为后面的程序设计打好基础。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是初二学生,绝大部分同学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编程对他们来说似乎很遥远。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考虑从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来。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程序的基本构成及 VB程序中常量、变量、表达式、语句等概念; 2、掌握Let语句的使用,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所编写的程序之中 3、在程序中正确使用EndRem语句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孙悟空上织女星”程序的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2、掌握利用顺序结构程序来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编写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服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

掌握Let赋值语句的使用

难点:在程序中正确使用Let语句、End语句和Rem语句 五、 教学方法及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讲解与讨论法 实验法 探究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机房,VB应用软件 六、 教学过程 学程预设

学生跃跃欲试:通过计算器来计算,请几个同学回答结

小组比拼:

学生分小组讨论,1分钟后由每组派代表回答,答对的小组得一分

导学策略

一、 情境导入 教师:物理教材中有一个趣味问题:“孙悟空上织女星”他要连续不停地翻约多少年才能到达织女星?

教师:能不能用我们刚学习的VB软件来实现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程序吧。

演示:“孙悟空上织女星”程序源码 教师:大家观察了这个程序源码,请问VB程序是如何构成的呢?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程序处理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

入到课堂中来

在分析程序时不必对语句深入分析,只要让学生知道每条语句在程序中起什么作用就




练一练:下列哪些是常量,式? 3.1416“程序设计”ma1 Y=2;(a+b)/(a+c)

学生预习书本P90 VB常用语句的介绍,请学生代表回答Let语句的功能,答对的同学所在小组加一分

小组讨论(一):赋值语句中的“=”是等号吗?

学生上机操作:进入VB代码窗口,分别输入Let a=2 Let 2=a

当输入第2条语句,救出现错误信息

小组派代表得出结论,答对的小组得一分,答错的倒扣一分

小组讨论(二) Let a=3 Let a=4

Print a 执行后输出的结果

信息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 输入信息 处理信息 出信息

二、新课讲授 1、程序的构成 教师:简要介绍程序的基本构成元素,认识简单的常量、量、表达式

2VB中的语句

教师: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孙悟空上织女星”程序中的几条语句

演示:Rem输入信息 Let j=5.4*10^4

教师总结:一般情况下语句是由定义符与语句体组成,定义符用来表示该语句的功能,句体表示具体执行的内容,时语句体可以省略,如End语句。

简要介绍三条语句:赋值语句 注释语句和结束语句

2)赋值语句

教师:赋值语句有两个功能,运算功能和赋值功能 如果

教师总结归纳赋值语句中等号的作用



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变量、常量及表达式的应用

总结归纳加深学生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上机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赋值语句的功能,掌握VB的操作技能

通过上机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的能力


3还是4

学生上机操作,得出结论。按照小组比拼原则进行。

探究学习

学生实验:在VB中运行程序 Let a=3 Let b=a Print a 得出结论

学生代表回答



三、探究学习

教师演示 ppt:讨论

Let a=3 Let b=a

此时变量a中的值是0还是3

四、 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师生共同评价,根据课堂比拼的成绩评出本节课的优秀学习小组。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所学内容,通过评选优秀合作小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121970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