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程特点

2023-11-21 19:4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课程特点》,欢迎阅读!
特点,初中,课程

初中课程的特点

1、课程逐渐增加,学习负担逐渐加重

进入中学以后,各科均突出了对学生能力要求;初二开设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课,初三开设物理化学等课程,同时地理、生物及计算机信息结业。这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逐渐加重。除了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明显

学习负担的加重和内容的不断加深,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初二中后期左右出现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现在:

(1)小学和初中成绩关联不大。在小学是学习尖子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继续保持领先的情况较少。

(2)初二中后期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点”。在初二,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综合性较强的生物、地理等课程的开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时学习开始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3)学习成绩与付出的工夫所呈现的差异。学习优秀的学生由于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往往显得轻松自如;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却学得越来越吃力,学习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3、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

初二以后,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直接帮助也逐渐减少,不少家长也因为孩子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

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校里,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的。 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虽有所增强,但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也会无法自制,会受到电脑游戏、乃至不健康的读物都会成为严重影响学习的因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家长要注意经常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使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巩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182674680203d8cf2f24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