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药》文本赏析

2022-09-25 19:0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鲁迅《药》文本赏析》,欢迎阅读!
鲁迅,赏析,文本

鲁迅《药》片段赏析

片段 1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 形的手

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赏析: 这是夏瑜被杀时,对围观群众的描写。这一段的比喻十分贴切,他把那些吧砍头 当热闹看

到人比作被一只无形大手捏住颈项向上提的鸭子。这既写出了那些看热闹人的形 态,也写出了他们的心态。他们就像鸭子一样,只安于吃饱穿暖, 甚至很多人连吃饱穿暖都 做不到, 但他们依旧安于现状, 他们没有抗争的意识, 甚至还嘲笑夏瑜——一个为他们美好 的未来而斗争的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 也会中华民族的弊病所在。 由于 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又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人养成了安于现状的习惯。凡事, 能忍则忍,能让则让。没有一点的维权意识和抗争意识。甘于被统治,被压迫。而且,由于 自身的懦性, 他们还喜欢嘲笑那些敢于斗争的人, 若是成功, 便心安理得地享受他们斗争的 成功; 若不成功, 则像一群鸭子看热闹般着欣赏着斗争者的好下场。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也是 由来已久的,若是发生什么交通事故,还是有人被打,总有一批人在旁看热闹,甚至还有人 喊着“打、打、打” ,却很少有人报警或是伸出援手。我们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 这样的害处可想而知——当你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时, 你在被打或者无助时, 却么有人对你 出援手,你该多么绝望。所以,本着利己利人的原则,在发生此类事件时,我们该适时的伸 出援手或者报警,而不再是无动于衷的看热闹。

片段 2“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这康大

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 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 的问道。

赏析: 这是在茶馆里康大叔和花白胡子对于人血馒头的评价。人血馒头不能治疗痨病是 显而易见

的,但为什么华老栓会相信,也许是有他愚昧的因素,但更大程度上是康大叔、 白胡子等人的传播。 俗话说三人成虎, 康大叔为了谋取钱财而编出了这么一个人血馒头的谣 言,然后花白胡子、 驼背、 个角落里的年轻人他们或是奉承、 或是本着看热闹心态传播并 加以肯定。 这样,谣言就似乎变成了一种真理, 人们都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疗痨病, 而且“包 好”,这也直接地导致了华老栓一家的悲剧。而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世界里,很多人也在重 复着这样的事。 当我们听到一件事, 我们首先做的不是确定他的真假, 而是选择传播它。有 多少对话的开头是“我听说”?这就是谣言。 谣言的危害不言而喻,它有可能造成公众的恐 慌,也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甚至把他人逼向绝境。谣言止于智者,但,又智者又有多少 呢?所以, 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世界里, 我们都应该担负起我们的责任,不创造、 不传播谣 言,凡事以事实说话。因为有可能给他人造成一生伤害的,仅仅是你的一句话。

片段 3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 入衣袋,

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片段 4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 十分小

心的拗开了, 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 白气散了, 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不多工 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 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


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

片段 5 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 幅补钉

的夹被。





这是《药》中一些细节。从“满是补丁的被子”我们可以看出,华老栓一家很是

贫穷,而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华老栓两次“拿” 、“送”这笔钱手收拾抖抖的,也可 以看出这笔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可以说是倾家荡产。 以往的评论中, 都把华老栓当做反面 教材, 批评他的愚昧,仿佛这就是造成华家悲剧命运的全部原因。

但在我看来,华老栓的举

动其实包含着很多无奈, 而他对儿子的爱则更加值得赞美。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若是我们的 亲人被医院判了“死刑” ,无药可救,我们是会无动于衷地等他离世,还是想方设法,哪怕 是偏方, 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给他治病呢?而华老栓和我们一样, 他并不富裕, 却愿意倾家 荡产地给儿子治病,这就是父爱。这种爱应该被赞美,而不是被抨击。相反我觉得,真正应 该抨击的是康大叔,是花白胡子,是驼背,是那个角落里的年轻人。他们愚昧无知,他们甘 于现状,他们对夏瑜——那个为他们光明未来奋斗的人, 只有嘲笑,说他疯了。他们才是造 成华家悲剧命运的根源,才是鲁迅想要唤醒的灵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1cd52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