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大象耳朵的四字成语

2022-10-05 12: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形容大象耳朵的四字成语》,欢迎阅读!
四字,大象,成语,形容,耳朵

形容大象耳朵的四字成语

1. 温和 [ wēn hé ] [ wēn huo ] :指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激烈。指气候不冷不热。 指物体具备使人感到暖和的适当温度。

2. 憨厚 [ hān hou ] [ hān hòu ]:表示呆板,但不表示傻。憨:呆板。 3. 忠实 [ zhōng shí ] :忠诚老实。真实;不虚假。

4. 庞大 [ páng dà ] :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很大规模。人多规模大。

5. 高大 [ gāo dà ] :又高又大。崇高;高尚。

6. 魁梧 [ kuí wú ] [ kuí wu ]:形容身体强壮高大,肌肉丰满,体格健壮。 7. 强壮 [ qiáng zhuàng ]:通常形容男人身体健壮,孔武有力。

8. 结实 [ jiē shi ] [ jiē shí ]:读作“ jiē shí”意思是植物结果实;读作“ jiēshi”意思就是强健牢固的意思。

9. 憨态可掬 [ hān tài kě jū ]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10. 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拽象拖犀_成语解释

【拼音】:zhuài xiàng tuō xī

【释义】: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出处】:元·无名氏《大战邳彤》第一折:“凭着我拽象拖犀胆气雄,更那堪武艺精,怕什么奸贼巨鹿狠邳彤。”元·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二折:“我可也杀人放火偏能惯,拽象拖犀气力高。” 蛇欲吞象_成语解释

【拼音】:shé yù tūn xiàng

【释义】: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闭目塞聪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蔽聪塞明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蔽明塞聪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宋·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出处:汉·刘熙《释名》卷二:“不瘖不聋,不成姑公。” 充耳不闻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盗钟掩耳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鼎铛有耳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496d71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