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板滞沉闷

2022-07-30 19: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中行:板滞沉闷》,欢迎阅读!
板滞,中行,沉闷

张中行:板滞沉闷

这一节谈流行病的第三种 ,板滞沉闷。与粉饰造作和累赘拖沓相比 ,板滞沉闷是个更难对付的病症。这样说有种种原因。其一是比拟难于识别。打个比喻 ,擦浓胭脂 ,抹厚粉 ,一见便知是粉饰造作;琐碎小事 ,一般人几秒钟可完的事 ,某人却用了一两分钟 ,也是一见便知是累赘拖沓;板滞沉闷就不然 ,像是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你能说这是不应该的吗?其二 ,有的文体 ,如宣言 ,有的内容 ,如悼念死者 ,似乎就不宜于写得轻快活泼。其三 ,郑重严谨与板滞沉闷纵然不是一回事 ,却性相近而貌相似 ,一刀两断式地划清界限很不容易。其四 ,因为划清界限不容易 ,说某种写法是板滞沉闷 ,应该改弦更张 ,就难于找到人人都信服的理由。其五 ,定人人都信服了 ,就是说 ,成认它是病 ,想治 ,化板滞沉闷为轻快活泼 ,却很不容易。

因为有以上几难 ,所以处方之前 ,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板滞沉闷。这可以从郑重严谨与板滞沉闷的分别说起。不错 ,有的文体和内容宜于写得郑重严 ,或说不容易写得轻快活泼 ,外乡的如?荀子? ,外国的如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都是好例。但也不尽然 ,?庄子?也是讲大道理的 ,可是不像?荀子?那样 ,总是板着面孔 ,目不斜视 ,而是上天下地 ,嘻嘻哈哈;同样 ,英国罗素的著作有不少是讲抽象道理的 ,可是能近取譬 ,写得浅明 ,且常常有幽默。又如同是记史实 ,唐宋以后的正史都是循规蹈矩地写 ,?史记?就不然 ,而是揉客观的事和主观的情为一团 ,随笔锋之所至 ,有时嘻笑怒骂 ,有时痛哭流涕 ,因而能够取得使读者像是读小说、看戏剧的效果。再举个罕见的例 ,曹操写过一篇祭桥玄的小文 ,由歌功颂德起 ,说了不少恭谨的话 ,可是接近末尾 ,却引用了当年的玩笑话:“殂逝之后 ,

1 / 3


有经由 ,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 ,车过三步 ,腹痛勿怪。〞可见悼念死者也未尝不可以轻松一下。总之是事在人为。

以上的例表示 ,在郑重严谨和轻快活泼方面 ,性质相同的作品有偏此偏彼之差 ,也就是有盘旋的余地。有的内容 ,通常是写得偏于郑重严谨 ,并不是绝不能写得偏于轻快活泼。能够轻快活泼 , ,至少从读者方面看是这样;不能 ,也不能算坏 ,因为无论照常规说还是就表达效果说 ,都是合格的。我们这里所谓板滞沉闷不是都合格的一群里的偏此偏彼 ,而是应该写得浅显通畅而没有写得浅显通畅。看下面的例:

例如 ,民主德国体育科研所的机构体制由按学科划分转为按工程组织 ,对一些优秀选手由各相关学科组成专家组来进行指导;美国标枪设计师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 ,在规那么允许的范围内 ,把标枪设计得更符合波特拉诺夫的特点 ,这对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世界向信息社会开展 ,各国十分重视收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先进训练方法、手段和技 ,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制定出多年的、全面的规划和方案 ,有目标地、稳步地培养田径人才;现代化设备在田径科研和训练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训练的安排 ,进行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的定量分析 ,帮助计算并纠正错误动作等 ,从而使训练更趋科学、合理;各国越来越重科学地选材和育材 ,新出现的大批年轻选手在身体形态和素质方面都很理想 ,这无疑促使了成绩进一步提高;各国重视对女子体育的理论研 ,因此 ,近些年女子田径成绩开展速度高于男子的速度。〔某月刊一九八四年第一期某文一段〕

文章的条理不能说不清楚 ,可是 ,因为全段只一句 ,分号隔开的几局部又都繁复而少变化 ,所以读起来显得没有简明清新之气 ,甚至相当难懂 ,

2 / 3


光靠听就更不行 ,要慢慢看 ,仔细捉摸。想到不少前辈写文章就不是这样。如:

但是 ,中国的老先生们——连二十岁上下的老先生们都算在内——不知怎的总有一种矛盾的意见 ,就是将女人孩子看得太低 ,同时又看得太高。妇孺是上不了场面的;然而一面又拜才女 ,捧神童 ,甚至于还想借此结识一个阔亲家 ,使自己也连类飞黄腾达。什么木兰参军 ,缇萦救父 ,更其津津乐道 ,以显示自己倒是一个死不挣气的瘟虫。对于学生也是一样 ,既要他们“莫谈国事〞 ,又要他们独退番兵 ,退不了 ,就冷笑他们无用。〔鲁?华盖集·补白?

战国以来 ,唱歌似乎就以悲哀为主 ,这反映着动乱的时代。……书生吟 ,声酸辞苦 ,正和悲歌一脉相传。但是声酸必须辞苦 ,辞苦必须情苦;假设是并无苦情 ,只有苦辞 ,甚至连苦辞也没有 ,只有那供人酸鼻的声 ,那就过了分 ,不但不能动人 ,反而遭人嘲弄了。书生往往自命非凡 ,得意的自然有 ,却只是少数 ,失意的可太多了。所以总是叹老嗟卑 ,长歌当哭 ,哭丧着脸一副可怜相。?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论书生的酸气?

读一读会感到 ,意思虽然深微曲折得多 ,表达方面却简明流利。这是总的印象。分开说是:1〕意思不是玻璃版式的 ,平静不变 ,而是波浪式的 ,有动乱;2〕句式的长短和结构都变化多;3〕短句多 ,念着有顿挫感 ,不是拉扯不断;4〕最重要的是像话 ,至少是同话接近 ,只靠耳朵可以理解。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4f67b431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